战国.尉缭《尉缭子.武议》:“(姜)太公(吕)望年七十,屠牛朝歌,卖食盟津……及遇文王,则提三万之众,一战而天下定。”又唐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(晋)谯周曰:‘吕望尝屠牛于朝歌,卖饮于孟津。’”(见《
同“地下修文”。唐司空图《狂题》诗之九:“地下修文著作郎,生前饥处倒空墙。”
比喻绿叶。唐代白居易《蔷薇花.一丛独死不知其故,因有是篇》诗:“柯条未尝损,根发不曾移,同类今齐茂,孤芳忽独萎。仍怜委地日,正是带花月。碎碧初凋叶,燋红尚恋枝。乾坤无厚薄,草木自荣衰。欲问因何事,春风
同“竹马儿童”。明瞿式耜《赠王中讱再任福州》诗:“棠阴露泽千家旧,竹马童儿十载余。”
同“佩刀三公”。清归庄《述怀》之五:“有志投班笔,无缘佩吕刀。”
源见“十洲”、“三神山”。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。宋何薳《春渚纪闻.王乐仙得道》:“某于十洲三岛,究访并无此人名籍,后检蓬莱谪籍中,始见其名氏乡里也。”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求仙者何必十洲三岛乎!”见
秋季时,兽类新长的细毛的尖端,喻极为微细的东西,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明足以察秋毫之末,而不见舆薪。”朱熹集注:“秋毫之末,毛至秋而末锐,小而难见也。”舆薪:一车柴草。偏正 秋天动物新换的绒毛的末端,
源见“而立岁”。指三十岁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九:“是时向立年,志意多所耻。”【词语立年】 汉语大词典:立年
同“槐安梦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宸游》:“寡人适方饮酒之间,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,不觉神情恍惚,睡思懵腾……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,付与槐南一梦中。”偏正 比喻人生虚幻,富贵得失无定数。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
南朝梁.梁元帝萧绎《金楼子.兴王》:“伯夷叔齐不食周粟,饿于首阳,依麋鹿以为群。”古文中有关于古代隐士隐居山林与麋鹿同群的记载。后将“麋鹿群”用作喻咏高士隐遁之典。唐.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(其十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