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王冢

三王冢

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列士传》:“千将、莫邪为晋君作剑(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一作“为楚王作剑”,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四三引《孝子传》作“为晋王作剑”),三年而成。剑有雄雌。天下名器也。乃以雌剑献君,留其雄者,谓其妻曰:‘吾藏剑在南山之阴,北山之阳,松生石上,剑在其中矣。君若觉(发觉献雌而留雄),杀我,尔生男,以告之。’及至,君觉杀干将。妻后生男,名赤鼻(《搜神记》作赤比),具以告之。赤鼻斫南山之松,不得剑,思于屋柱中得之。晋君梦一人眉广三寸,辞欲报仇。购求(指晋君欲出重金求捕梦中所见的报仇人)甚急。乃逃朱兴山中,遇客欲为报,乃刎首,(客)将以奉晋君。客令镬煮之头三日,三日跳不烂。君往观之,客以雄剑倚拟君,君头堕镬中,客又自刎,三头悉烂,不可分别。分葬之,名曰‘三王塚’(《搜神记》作“三王墓”)。”

太平御览》卷三六四引《吴越春秋》、《列异传》亦载其事。

古代有一位铸造家干将,为晋君造成雌雄二剑,把雄剑留藏在家中,只将雌剑献给了晋君。晋君知道后杀死干将。干将之子在朱兴山中遇到一客要替他报仇,便自刎而死。晋君下令搜捕梦中的报仇人,山中客便将人头献上,并请晋君列鼎镬煮头,三日不烂。晋君到镬前观看,客挥雄剑斩晋君头落镬中,然后自刎,三头入镬,一时悉烂,不能辨认。后分葬三处,名为“三王冢”。

后以“三王塚”用为为父复仇的典故。其中包含着奴隶反抗奴隶主阶级压迫的思想,有一定的进步意义。

鲁迅《故事新编.铸剑》:“直到第二次鸡鸣,这才决定了一个最慎重妥善的办法,是:只能将三个头骨和王的身体放在金棺里落葬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蔓草不可除

    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祭仲向郑庄公进言,要他限制共叔段的势力,说:“不如早为之所,无使滋蔓,蔓难图也。蔓草犹不可除,况君之宠弟乎?”春秋时郑国大夫祭仲看出共叔段(郑庄公弟)有夺权的阴谋,向郑庄公建议要限

  • 九龄之梦

    参见:梦龄增寿

  • 钻核售李

    卖李时将核钻透,使人不能得其良种,比喻为人极端自私、吝啬。典出晋王戎事迹。王戎(234-305年),字睿(ruì瑞)冲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。好清谈,为竹林七贤之一。惠帝司马衷时官至尚书令、司徒。

  • 羊酪莼羹

    源见“千里莼羹”。指两种不同地区各自特产的乡土美味。宋沈与求《还憩湖光亭复次江元寿韵》:“羊酪莼羹本异区,江湖随俗语娵隅。”并列 借指家乡的美味特产。羊酪,羊乳制品;莼羹,莼草煮的汤菜。语本晋·郭澄之

  • 埋怪蛇

    同“埋蛇”。北周庾信《孙叔敖逢蛇赞》:“叔敖朝出,容悴归家,母氏顾访,知埋怪蛇。”

  • 安兄杀嵇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附《嵇康传》:“至景元中,坐事诛。”南朝宋.裴松之注引《魏氏春秋》:“康与东平吕昭子巽及巽弟安亲善。会巽淫安妻徐氏,而诬安不孝,囚之。安引康为证,康义不负心,保明其事,安亦至烈

  • 天台桃径

    源见“刘阮天台”。指寻仙之路。清王夫之《瑞龙吟.别恨》词:“漫道天台桃径,重逢刘 阮,残红一片。”

  • 摸棱宰相

    《旧唐书.苏味道传》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唐.苏味道,官居相位,却处事圆滑。故时人号为“苏摸棱”或“摸棱宰相”。后因用为处事圆滑的典故。宋.陆游《老健》诗:“

  • 腰如磬

    《礼记.曲礼下》:“立则磬折垂佩。”孔颖达疏:“臣则身宜偻折如磬之背,故云磬折也。”后因以“腰如磬”形容屈身事人。唐刘禹锡《学阮公体三首》之三:“不学腰如磬,徒使甑生尘。”

  • 鱼须笏

    《礼记.玉藻》:“笏,天子以球玉,诸侯以象,大夫以鱼须文竹,士竹本,象可以。”唐.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崔云:用文竹及鱼斑也。……须音班。”“须”,为“颁”之讹,“颁”通“斑”。周朝时大夫之笏以有斑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