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三足乌

三足乌

淮南子.精神训》:“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。”高诱注:“踆,犹蹲也。谓三足乌。”汉王充论衡.说日》:“儒者曰:日中有三足乌,月中有兔、蟾蜍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晋崔豹古今注》:“所谓赤乌者,朱鸟也。其所居高远,日中三足乌之精,降而生三足乌。何以三足?阳数奇也。”后因以“三足乌”指日。元王实甫西厢记》三本二折:“无端三足乌,团团光烁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日中有踆 (cun) 乌。”高诱注:“踆犹蹲也,谓三足乌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二引《古今注》曰:“所谓赤乌者,朱鸟也。其所居高远,日中三足乌之精,降而生三足乌,何以三足? 阳数奇也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○引张衡《灵宪》 曰:“日,阳精之宗,积而成乌,乌有三趾,阳之类数奇。”

【今译】 古代传说太阳中有神鸟,是一只站立着的三足乌鸦。为什么有三足呢? 因为三是阳数,即单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太阳。

【典形】 赤乌、踆乌、金乌三蹠、金鸦、三足乌、阳乌、三足老鸦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乌〕 唐·白居易 《劝酒》:“天地迢迢自长久,白兔赤乌相趁走。”

〔踆乌〕 唐·李白《大鹏赋》:“天鸡警晓于蟠桃,踆乌晰耀于太阳。”

〔金乌三蹠〕 明·李东阳《沧海谣寿秦廷贽秋官母》:“东乃扶桑出日之所在,金乌 三蹠浴影乎其中。”

〔金鸦〕 宋·杨万里《早入东省残月初上》:“金鸦飞上天,吐出红龙鳞。”

〔三足乌〕 唐·杜甫《岳麓山道林二寺行》:“连花交响共命鸟,金牓双迥三足乌。”

〔阳乌〕 晋·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羲和假道于峻岐,阳乌迥翼乎高标。”


【词语三足乌】   汉语词典:三足乌

猜你喜欢

  • 纪昌贯虱

    同“精贯虱心”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纪昌贯虱,养由号猿。”

  • 下蔡倡

    借指美貌女妓。唐李商隐《夜思》诗:“古有阳台梦,今多下蔡倡。” 参见:○东墙窥宋

  • 授衣月

    源见“授衣”。指农历九月。宋陆游《立冬日作》诗:“方过授衣月,又遇始裘天。”【词语授衣月】   汉语大词典:授衣月

  • 清浅蓬莱

    同“蓬莱水浅”。清曹贞吉《沁园春.赠柳敬亭》词:“况玉树声销,低迷禾黍,梁园客散,清浅蓬莱。”

  • 讼鹿

    源见“蕉鹿梦”。比喻计较利名得失。宋宋祁《昼寝》诗:“梦柯向费论荣辱,讼鹿何烦竟有无。”【词语讼鹿】   汉语大词典:讼鹿

  • 鹤表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指华表。唐 彙征《上天竺寺经幢记》:“仰窥鹤表以争高,侧视雁层而竞巧。”【词语鹤表】   汉语大词典:鹤表

  • 嗜痂之癖

    嗜:非常喜好。痂:伤口、疮口愈合后所结成的干皮。癖:积久成习的爱好。爱吃疮痂的一种癖性。形容人的嗜好乖僻。刘邕,南朝宋人,刘穆之的儿子。特别喜欢吃疮痂,说味道像鳆鱼那样鲜美,以至于他手下的官吏不论有无

  • 影里弓蛇

    源见“杯弓蛇影”。喻疑神疑鬼。清李渔《答王子立山人问病兼释致病之疑》诗:“良朋爱我翻成惑,影里弓蛇未是真。”

  • 鉤弋开拳

    汉.班固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巡狩过河间,有紫青气自地属天。望气者以为其下当有奇女,天子之祥。上使求之,见有一女子在空馆中,资貌殊绝,两手皆拳。上令开其手,数十人劈之,莫能舒。上于是自披手,手即伸。由是得

  • 秣陵尉

    晋.干宝《搜神记》卷五:“蒋子文者,广陵人也。嗜酒好色,挑达元度……汉末为秣陵尉,逐贼至钟山下,贼击伤额,因解绶缚之,有顷遂死。”汉末有蒋子文,传说死后为土地神,立庙于钟山。生前他曾任秣陵县尉。后遂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