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掩鼻
培塿( ㄆㄡˇ ㄌㄡˇ pǒu lǒu ):小土丘。也写作“附娄”“部娄”。 小土丘上长不出松柏之类的大树。 原比喻小国不可与大国平行,寒门不能与高门联姻。 后也比喻凶顽之家不会有贤淑的子女。
源见“蒋生径”。喻指高贤来访的行踪。唐王维《黎拾遗昕裴迪见过秋夜对雨之作》诗:“何人顾蓬径,空愧求 羊踪。”
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指对罢官失势者漫加欺辱的小吏。借指盛气凌人的势利小人。宋辛弃疾《八声甘州.夜读李广传不能寐》词:“故将军、饮罢夜归来,长亭解雕鞍。恨灞陵醉尉,匆匆未识,桃李无言。”
汉.司马迁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汉六年正月,封功臣。(张)良未尝有战斗功,高帝曰:‘运筹策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自择齐三万户。’良曰:‘始臣起下邳,与上会留(地名,在今江苏沛县东南),此天以臣
《三国志.蜀书.先主传》:“曹公既破绍,自南击先主。先主遣麋竺、孙乾与刘表相闻,表自郊迎,以上宾礼待之。”三国时,刘备被曹操击败,妻子为曹兵俘虏,无地可守,只好投奔荆州牧刘表处,羁旅荆州。后用为依附他
见“杯水车薪”。宋·李曾白《淮西总领谢平章》:“~,岂能苏涸。”
同“掌上明珠”。清王韬《瓮牗馀谈.书彭孝女事》:“〔孝女〕事亲尤能先意承旨,以是双亲爱之为掌珍。”【词语掌珍】 汉语大词典:掌珍
克,克制,约束:复,恢复。克己复礼,即约束并克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,使之尽量符合传统礼义规范。这是孔子提倡的儒家修养方式。颜渊向孔子问什么是仁。孔子回答道,克制自己,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,就是仁。一旦做到
同“剑挂孤松”。清李渔《旅中病疟倩某子觅医既得其人吝不与见诗以让之》诗:“悬知有待终言诺,剑挂坟头一怆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