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伯奇掇蜂

伯奇掇蜂

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一引汉蔡邕琴操》曰:“尹吉甫卿也,子伯奇,母早亡,吉甫便娶后妻。妻乃谮之于吉甫曰:‘伯奇见妾美,欲有邪心。’吉甫曰:‘伯奇慈仁,岂有此也。’妻曰:‘置妾空房中,君登楼察之。’妻乃取毒蜂缀衣领,令伯奇掇之。于是吉甫大怒,放伯奇于野。”后因以“伯奇掇蜂”为设计离间骨肉之典。唐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 黄琼传》 注引汉·刘向 《说苑》:“王国子前母子伯奇,后母子伯封。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,说王曰:‘伯奇好妾’。王不信。其母曰:‘令伯奇于后园,妾过其旁,王上台视之,即可知。’王如其言,伯奇入园,后母阴取蜂十数置单衣中,过伯奇连曰:‘蜂螫我。’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。王遥见之,乃涵伯奇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五一一引汉·蔡邕《琴操》曰:“尹吉甫周卿也,子伯奇,母早亡,吉甫更娶后妻。妻乃谮之于吉甫曰:‘伯奇见妾美,欲有邪心。’吉甫曰:‘伯奇慈仁,岂有此也。’妻曰:‘置妾空房中,君登楼察之。’妻乃取毒蜂缀衣领,令伯奇掇之。于是吉甫大怒,放伯奇于野。”

【今译】 《说苑》 讲,王有两个儿子,前母之子伯奇及后母之子伯封。后母想让自己儿子立为太子,对王说:“伯奇喜欢我。”王不相信。后母说:“让伯奇去后园,我从他身旁过,大王从台上观看,就可知道。”伯奇入园,后母暗中将一些蛮蜂放在单衣里,走到伯奇身边说,“蜂螫我。”伯奇从衣服里捉住蜂杀死。王从远处看,以为伯奇调戏后母,于是将伯奇放逐。蔡邕《琴操》记为周卿尹吉甫之子伯奇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耍弄阴谋,离间骨肉。

【典形】 伯奇掇蜂、伯奇冤、掇蜂、掩袖。

【示例】

〔伯奇掇蜂〕 唐·李端《杂歌》:“伯奇掇蜂贤父逐,曾参杀人慈母疑。”

〔伯奇冤〕 明·陈子龙《匡山吟寄灯岩子》:“吉甫犹令伯奇冤,汉文不救长沙哭。”

〔掇蜂〕 晋·陆机《君子行》:“掇蜂灭天道,拾尘惑孔颜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洗垢求瘢

    《后汉书.赵壹传》:“所好则钻皮出其羽毛,所恶而洗垢求其瘢痕。”后以“洗垢求瘢”指过分挑剔别人的错误。元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九:“张承旨 行简知贡举,惟以格律痛绳之,洗垢求瘢,苛甚。”见“洗垢索瘢”。元·

  • 单父琴

    源见“鸣琴化治”。称美清政轻刑的地方官治绩。唐杜甫《赠裴南部闻袁判官自来欲有按问》诗:“尘满莱芜甑,堂横单父琴。”【词语单父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单父琴

  • 麻中直

    《荀子.劝学》: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。”蓬草虽然迂曲,如果生长在麻丛中则倚麻而直。后因以“麻中直”表示受外在条件的影响而带来的结果。唐李咸用《小松歌》:“劲节暂因君子移,贞心不为麻中直。”

  • 牛衣卧

    同“牛衣病卧”。清袁枚《病中赠内》诗:“宛转牛衣卧未成,老来调摄费经营。”

  • 青琴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若夫青琴宓妃之徒,绝殊离俗,姣冶娴都。”司马贞索隐引伏俨曰:“青琴,古神女也。”后以“青琴”泛指姣美的歌姬舞女。唐李贺《秦王饮酒》诗:“仙人烛树蜡烟轻,青琴醉眼泪泓泓。”【词

  • 沙虫猿鹤

    同“猿鹤沙虫”。清沈钦圻《童奴石义托身于阮怀宁》诗:“沙虫猿鹤总消沉,大地旋看换涂轨。”

  • 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于圣门难为言

    看过海洋的人,别的水就看不上眼了;曾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,别的议论也就难于吸引他了。 比喻见多识广,眼界自高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孟子曰:‘孔子登东山而小鲁,登泰山而小天小,故观于海者难为水,游

  • 蔡泽栖迟

    源见“蔡泽年寿”。指蔡泽漂泊失意。唐高適《九月九日酬颜少府》诗:“苏秦憔悴人多厌,蔡泽栖迟世看丑。”栖迟,一本作“栖遑”。

  • 班妾辞

    同“班妾辞辇”。晋张华《女史箴》:“班妾有辞,割欢同辇。”

  • 飞舄双凫

    同“飞凫舄”。宋无名氏《沁园春.寿王倅》词:“文章政事奇哉,曾飞舄双凫天外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