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似是而非

似是而非

原作“似之而非”,指两个事物相似而实不相同,后则泛指看来似乎对,实际上并不对。有一次,庄子到山林中去,见到一棵大树,枝叶茂盛,而砍树的人却不砍倒它。庄子问其原因,伐木者答道,这棵树枝叶虽茂,但却没有什么可用的地方。庄子叹道,这棵树正是因为不成材而使其得到应有的寿命。从山中出来后,住在一个朋友家中,老朋友十分高兴,让奴仆杀鹅来招待庄子。奴仆问主人,家中有两只鹅,一只能叫,一只不能叫,杀那只?主人回答道,杀那只不能叫的。第二天,庄子的学生问他,昨天那棵山中之树,以不成材而免于砍伐,现在这家杀鹅,那只鹅因不会叫而被杀死,要是让先生自我选择,是成材好,还是不成材好?庄子笑道,我既不是材,也不是不材。成材和不成材,相似而不同,因此难免碰到不好的下场。如果得其大道,脱出材与不材窠臼,主宰万物,而不为万物所主宰,哪里会有这样的结局呢?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山木》:“庄子行于山中,见大木,枝叶盛茂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。问其故,曰:‘无所可用。’庄子曰:‘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。夫子出于山,舍于故人之家。故人喜,命竖子杀雁而烹之。’竖子请曰:‘其一能鸣,其一不能鸣,请奚杀?’主人曰:‘杀不能鸣者。’明日,弟子问于庄子曰:‘昨日山中之木,以不材得终于天年;今主人之雁,以不材死。先生将何处?’庄子笑曰:‘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。材与不材之间,似之而非也,故未免乎累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王充《论衡·死伪篇》:“世多似是而非,虚伪类真,故杜伯、庄子义之语,往往而存。” 西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崇敬》:“嫌疑相类,似是而非。”


其他 好像是真的,其实是假的;好像是对的,又好像是不对的。语本《庄子·山木》:“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。材与不材之间,似之而非也。”《后汉书·章帝纪》:“夫俗吏矫饰外貌,~,揆之人事则悦耳,论之阴阳则伤化。”△多用于描写人或事的表里关系方面。→类是而非 模棱两可


解释形容事物似真而实假,或似正确而实错误。

出处庄子·山木》:“材与不材之间,似之而非也,故未免乎累。”

庄子在山里行走,看见一棵大树,枝叶繁茂。伐木的人在这棵大树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它。庄子问:“为何不伐这棵大树?”伐木的人说:“它没有什么用处。”庄子于是说:“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得以活到老。”庄子从山里走出,借住在朋友家里,朋友非常高兴,让儿子杀只鹅来招待他。儿子问:“家里两只鹅,一只会叫,一直不会叫,杀哪一只呢?”主人说:“杀掉那只不会叫的。”

第二天,庄子的学生问庄子说:“昨天咱们在山里遇见的大树,因为自己不成材而不被砍伐,现在主人家的鹅,却因为自己不成材而被杀掉。我们应该怎么对待这些事情?”庄子笑着回答说:“如果是我,我将处于‘材’与‘不材’之间。处于‘材’与‘不材’之间,就会既像是什么,其实又不是什么,就好像既合于大道其实却又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,这样就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。假如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游乐就不是这样。没有赞誉没有诋毁,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,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,而不愿偏滞于某一方面;时而进取时而退缩,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,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;役使外物,却不被外物所役使,那么,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?这就是神农、黄帝的处世原则。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,人类的传习,就不是这样的。有聚合也就有离析,有成功也就有毁败;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,尊显就会受到倾覆,有为就会受到亏损,贤能就会受到谋算,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,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!弟子们,你们记住了,最好的选择恐怕还只有归于自然吧!”


【词语似是而非】  成语:似是而非汉语词典:似是而非

猜你喜欢

  • 乘轩宠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喻指朝廷的宠爱。唐孔德绍《赋得华亭鹤》诗:“华亭失侣鹤,乘轩宠已衰。”

  • 八柄

    《周礼.天官.太宰》:“以八柄诏王驭群臣:一曰爵,以驭其贵;二曰禄,以驭其富;三曰予,以驭其幸;四曰置,以驭其行;五曰生,以驭其福;六曰夺,以驭其贪;七曰废,以驭其罪;八曰诛,以驭其过。”八柄,即爵、

  • 易韦三绝

    同“韦编三绝”。宋苏轼《夜梦》诗:“仕不顾留书绕缠,自视汝与丘孰贤?《易》韦三绝丘犹然,如我当以犀革编。”

  • 文从字顺

    文字通顺,词句妥贴。唐代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铭》:“文从字顺各识职,有欲求之此其躅。”躅( ㄓㄨㄛˊ zhuó 浊):足迹,行迹。并列 指文章用词造句妥帖流畅,不矫揉造作。唐·韩愈《南阳樊绍述墓志

  • 仲由缨

    源见“结缨”。比喻临危不惧,从容死难。唐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》:“幽囚苏武节,弃市仲由缨。”

  • 东路角巾

    同“角巾东路”。宋王安石《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》诗:“东路角巾非故约,西州华屋漫修椽。”【词语东路角巾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路角巾

  • 闭门觅句陈无已

    陈无已:陈师道,字无已,北宋诗人。 关起门来寻觅诗句的陈师道。 喻指构思艰苦的诗人。语出宋.黄庭坚《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》:“闭门觅句陈无已,对客挥毫秦少游。”郁达夫《采石矶.七》:“洪稚存含着了微

  • 有马如羊,不以入厩

    源见“马愿如羊”。形容官吏从政清廉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》:“有马如羊,不以入厩;有金如粟,不以入怀。”

  • 美女簪花

    《太平御览》七四八引南朝 梁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卫常书,如插花美人,舞笑镜台。”后因用“美女簪花”形容娟秀多姿的诗文或书法精品。明毛晋《汲古阁书跋.南村诗集》:“尝述虞伯生论一代诗……揭曼硕如美女簪花

  • 士大夫

    即“士族”,对一般庶民,则别成一种特殊阶级。《南史.江敩( ㄒㄧㄠˋ xiào 效)传》:“纪僧真幸于宋武帝,谓帝曰:‘臣小人,出自本县武吏,……即时无复所须,惟就陛下乞作士大夫。’帝曰:‘由江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