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忧后乐

先忧后乐

大戴礼记.曾子立事》:“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”后以“先忧后乐”谓先忧苦而后安乐。钱基博《辛亥江南光复实录》:“枵腹从公,人情所难,职不分文武,阶无问大小,上至都督,下至走卒,一律日支钱二百五十文,以供饭食,同甘共苦,以底于成功;而后酌量经币,制定薪律,亦先忧后乐也。”

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”谓忧虑在天下人之先,安乐在天下人之后。《宋史.范仲淹传论》:“然先忧后乐之志,海内固已信其有弘毅之器。”潘飞声《壬子新岁作》诗:“先忧后乐何人识?老阮狂来酒正中。”


并列 指事前能苦心思虑,事后会得到欢乐。语本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》:“先忧事者后乐事,先乐事者后忧事。”也指忧苦在人之先,享乐在人之后。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是进亦忧,退亦忧,然则何时而乐耶?其必曰:‘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欤。’”△褒义。常用于关心国事忧患、人民疾苦。→先忧后喜


【词语先忧后乐】  成语:先忧后乐汉语词典:先忧后乐

猜你喜欢

  • 裂土封诸侯

    同“分茅列土”。《商君书.赏刑》:“汤与桀战于鸣条之野,武王与纣战于牧野之中,大破九军,卒裂土封诸侯。”

  • 尔汝交

    源见“忘形交”。指不拘形迹的亲密交谊。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.鲍溶》:“〔溶〕与李端公 益少同袍,为尔汝交。”见“尔汝之交”。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鲍溶》:“(溶)与李端公益少同袍,为~。”【词语尔汝交】

  • 大同小异

    《庄子.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谓之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谓之大同异。”后以“大同小异”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.宋云惠生使西域》:“西胡风俗,大同小异。”并列 大体一样,

  • 方领

    源见“方领矩步”。指儒者或儒者之服。唐王勃《益州夫子庙碑》:“将使圆冠方领,再行邹 鲁之风。”裘廷梁《论白话为维新之本》:“文言之害,靡独商受之,农受之,工受之,童子受之,今之服方领、习矩步者皆受之矣

  • 投阁扬雄

    源见“扬雄投阁”。指曾经逃难避祸的扬雄。柳亚子《读史》诗之九:“不须更看阳秋笔,投阁扬雄善《美新》。”

  • 汝曹催我老

    汝曹:你等。指子女。曹,等辈,侪类。 意谓子女成长,使父母心力交瘁而加速衰老。语出唐.杜甫《熟食日示宗文宗武》:“汝曹催我老,回首泪纵横。”清.谭嗣同《思纬氤氲台短书.报贝元征》:“人人(按:指泰西

  • 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

    表示花卉盛衰有时,而人生青春不再。 慨叹青春易逝,人生短促。语出唐.刘希夷《代悲白头翁》:“古人无复洛城东,今人还对落花风。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。”陈锡炎《壮心未与年俱老》(《长江日报》1

  • 惟日不足

    惟:发语词。曰:时间。 时间不够用。 常形容争分夺秒地干事。语出《书.泰誓中》:“我闻吉人为善,惟日不足;凶人为不善,亦惟日不足。”孔安国传:“言吉人竭日以为善,凶人亦竭日以行恶。”《梁书.武帝纪

  • 庄叟泥龟

    源见“曳尾泥涂”。比喻隐者及其自由自在的生活。唐李咸用《物性》诗:“李斯溷鼠心应动,庄叟泥龟意已坚。”

  • 观过知仁

    《论语.里仁》:“人之过也,各于其党,观过,斯知仁矣。”后以“观过知仁”谓察看一个人所犯过错的性质,就可以了解他的为人。《汉书.孝昭上官皇后传》:“燕王大喜,上书称:子路丧姊,期而不除,孔子非之。子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