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克己奉公

克己奉公

即约束、限制自己的私欲而将精力奉献于自己所投身的事业。祭遵(?-33年)字弟孙,颖川颖阳(今河南禹县)人。刘秀初起兵,祭遵为执法官,因执法严明,元所畏避,进刺奸将军。建武初,以功拜征虏将军,颖阳侯。后从征隗嚣、公孙述,卒于军中。《后汉书》在评论其一生为人行事时说:“祭遵为人廉洁、谨慎,对自己严加约束而将全部精力投身于事业之中,所有赏赐都分给属下士卒,家无余财,光武帝刘秀对他极为器重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20第741页《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,身衣韦绔,布被,夫人裳不加缘,帝以是重焉。及卒……谥曰成侯。”

【例句】:

魏书·高祖纪上》:“自今牧守温仁清俭、克己奉公者,可久于其任。” 毛泽东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》:“而大公无私、积极努力、克己奉公、埋头苦干的精神,才是可尊敬的。”


并列 指约束自己以一心奉公。语出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从维熙《走向混沌》:“他认为右派应当苦练脚板工,并无条件地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表达个人对集体、社会等方面的心志。→廉洁奉公 不私其利 ↔假公济私


解释约束自己,以公事为重。

出处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,赏赐辄尽与士卒,家无私财,身衣韦绔,布被,夫人裳不加缘。”

祭遵是东汉著名将领。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。祭遵家境殷富,却十分节俭,不穿华美的衣服。母亲去世后,祭遵亲自背土,垒造坟茔,得到人们的尊敬。

祭遵有胆有识,不畏强权,主持正义。有一次,他担任军中执法,有个伺候光武帝刘秀的小郎官犯了法。祭遵毫不客气,当场处死了他。刘秀知道后,十分恼怒,下令逮捕祭遵,加以惩处。主簿陈副劝阻说:“您常想让军容整肃,现在祭遵执法毫无避忌和袒护,正是帮助您整肃诸军的好机会。”刘秀于是赦免了祭遵,并任命他为刺奸将军。这事以后,刘秀常对将领们说:“你们要当心祭遵!他连我喜爱的郎官都杀了,也一定不会袒护你们。”又有一次,祭遵奉命征讨敌人,战斗中敌人的箭射穿了祭遵的嘴,血流不止。众将见祭遵受伤,边战边退。祭遵见状,不顾伤痛,大声呵止。士兵们勇气倍增,大破敌兵。

祭遵为人廉洁谨慎,约束自己,以公事为重。皇上赏赐给他的东西,他总是全部分给士兵,以至于自己家中没有什么私财。他身穿皮衣裤,盖布被子,夫人的衣裙也不绣花边。光武帝刘秀因此非常器重他。祭遵死后,刘秀非常悲痛,亲自前往送葬,赠予谥号“成侯”。

近义公而忘私

反义假公济私

例句

自私自利,消极怠工,贪污腐化,风头主义等等,是最可鄙的;而大公无私,积极努力,克己奉公,埋头苦干的精神,才是可尊敬的。


【词语克己奉公】  成语:克己奉公汉语词典:克己奉公

猜你喜欢

  • 威弧

    《史记.天官书》:“厕下一星,曰天矢……其东有大星曰狼。狼角变色,多盗贼。下有四星曰弧,直狼。”古人以天象为世事之预兆,认为弧星、矢星不指向狼星则天下多盗。后用为咏战乱之典。唐.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

  • 郤诜桂

    源见“郤诜丹桂”。指科举功名。清唐孙华《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》:“首折郤诜桂,行弃终生?。”【词语郤诜桂】   汉语大词典:郤诜桂

  • 樊迟学稼

    稼(jià嫁):种植谷物。此典指樊迟向孔子请求学种庄稼。后以此典泛指种田、种菜等事。樊迟(前515年——?),一名樊须,字子迟。齐国(都营丘,今山东淄博市东北)人,孔子学生,春秋末儒者。当初,樊迟请求

  • 激水听锻

    源见“嵇康锻”。指三国 魏嵇康在其山阳住宅,激水圜柳,在树下锻铁。表现高士的孤傲奇特。明王思任《〈雪香庵诗集〉序》:“彭泽署衔,激水听锻,不足以肖其孤上。”

  • 双丸

    唐韩愈《秋怀诗》之九:“忧愁费晷景,日月如跳丸。”后因以“双丸”喻指日月。宋何梦桂《洞仙歌.答何君元寿词》词:“笑双丸乌兔,两鬓霜蓬。”元朱德润《题陈直卿一碧万顷》诗:“日月双丸吐,江山万古愁。”明无

  • 哭秦

    同“哭秦庭”。清 丘逢甲《星洲喜晤容纯甫副使即送西行》诗:“南出终张楚,西行更哭秦。”

  • 惜墨如金

    形容绘画不轻易落笔。《古今名画记》:“李成作画,惜墨如金。”后也用以指写字作文。述补 惜,爱惜。爱惜笔墨如同爱惜黄金一样。形容写作、绘画,态度严谨,不轻易下笔。也指文字精炼。宋·费枢《钓矶立谈》:“李

  • 兰亭王谢

    《晋书.王羲之传》:“会稽(今浙江省绍兴市)有佳山水,名士多居之,谢安未仕时亦居焉。……(羲之)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,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。”永和九年(公元353年),王羲之同谢安等同志之人在

  • 东方朔割炙

    源见“割肉怀归”。指东方朔割肉怀归事。汉扬雄《解嘲》:“若夫蔺生收功于章台……东方朔割炙于细君,仆诚不能与此数子并。”

  • 声色货利

    《书.仲虺之诰》:“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。”孔传:“不近声乐,言清简;不近女色,言贞固殖生也;不生资货财利,言不贪也。”指音乐、女色、货物、财利。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。明徐复祚《红梨记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