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冯衍不遇

冯衍不遇

后汉书.冯衍传》载:冯衍字敬通,京兆杜陵人。光武帝以其归降较晚,黜而不用,衍上书陈八事,帝将召见,因权贵谗毁而不得入。后“为诸王所聘请,寻为司隶从事。帝惩西京外戚宾客,故皆以法绳之,大者抵死徙,其余至贬黜。衍由此得罪,尝自诣狱,有诏赦不问。西归故郡,闭门自保,不敢复与亲故通……显宗即位,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,遂废于家。”后用为时运不济、怀才不遇的典故。宋苏轼《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》诗:“扬雄老无子,冯衍终不遇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后汉书· 冯衍列传》:“ (冯) 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,悍忌,不得畜媵妾,儿女常自操井臼,老竟逐之, 遂埳��于时。 然有大志, 不戚戚于贱贫。”

【今译】 后汉冯衍字敬通,妻子泼悍妒忌,不许冯置妾,子女自己做家务,老了竟将冯逐出,使得冯不能得志,陷于贫困。但冯有大志,不因贫贱而忧愁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命运不济,境遇坎坷穷困。

【典形】 冯衍不遇、敬通不富豪、戚戚如冯衍、穷冯衍、妻贤胜敬通。

【示例】

〔冯衍不遇〕 宋·苏轼《虔州吕倚承事年八十三》:“扬雄老无子,冯衍终不遇。”

〔敬通不富豪〕 南朝梁·吴均《赠周散骑兴嗣》:“敬通不富豪,相如本贫贱。”

〔戚戚如冯衍〕 宋·苏轼《戏赠孙公素》:“不须戚戚如冯衍,便与时时说李阳。”

〔穷冯衍〕 宋·陆游《休日感兴》:“家无钗泽穷冯衍,身著襦裙老管宁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蒲鞭

    《后汉书.刘宽传》载:“刘宽字文饶,弘农华阴人也。”他为南阳太守时,温仁多恕,“吏人有过,但用蒲鞭罚之,示辱而已,终不加苦。事有功善,推之自下。灾异或见,引躬克责。”刘宽用“蒲鞭”行罚,是为对吏民表示

  • 布衣

    是古时庶人的服装,因此用来代称平民,犹言“匹夫”。《史记.李斯列传》:“夫斯乃上蔡布衣,间巷之黔首。”《盐铁论》:“古者庶人耄老而后衣丝,其余则仅麻枲,故曰布衣。”诸葛亮在其 《出师表》中说: “臣本

  • 遇人不淑

    《诗.王风.中谷有蓷》:“有女仳(音pǐ)离(别离),条其啸矣。条其啸矣,遇人之不淑(善)矣。”指女子嫁了个不好的丈夫。这是弃妇的感叹语。后也泛指结交了不好的人。茅盾《创造》四:“她说男人都是靠不住的

  • 兆三鳣

    源见“三鳣集”。指登公卿高位的吉兆。清毛奇龄《冯二宿荣迁补国子监博士》诗:“折角定教倾五鹿,画衣应早兆三鳣。”

  • 孟光案

    同“孟光举案”。宋苏轼《往在东武与人往返作灿字韵诗今复和答之》:“不见梁伯鸾,空对孟光案。”金元好问《南冠行》:“郎食猩猩唇,妾食鲤鱼尾,不如孟光案头一杯水。”

  • 铜头铁额

    谓身体强壮,勇猛凶悍。唐司空图《灵台三官堂》: “铜头铁额,自刻角而摧牙。” ●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蚩尤最为暴,莫能伐。” 张守节正义引 《龙鱼河图》: “黄帝摄政,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,并兽身人语

  • 覆酒瓮

    同“覆酱瓿”。《晋书.左思传》:“此间有伧父欲作《三都赋》,须其成,当以覆酒瓮耳。”【词语覆酒瓮】   汉语大词典:覆酒瓮

  • 支床龟

    《史记.龟策列传》:“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,行二十余岁,老人死,移床,龟尚生不死。龟能行气导引。”后因以“支床龟”为典,比喻身处困境或身受束缚,内心寂寞。唐白居易《移家入新宅》诗:“春朝锁笼鸟,冬夜支床

  • 缺壶歌

    源见“唾壶击缺”。用为发抒壮怀的典故。金元好问《论诗》诗之三:“邺下风流在晋多,壮怀犹见缺壶歌。”【词语缺壶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缺壶歌

  • 君处北海,吾处南海,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

    处( ㄔㄨˇ chǔ ):居住。北海、南海:古人以中国之四周皆为海,故有东海、西海、南海、北海之称。这里的北海、南海,犹言极北、极南,并非实指。虞:度,料。 你住在北方,我住在南方,不料你竟跋涉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