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刚愎自用

刚愎自用

刚愎,强硬固执;自用,靠主观想象行事。刚愎自用,表示傲慢成性,听不进不同意见。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率师伐郑,与之订城下之盟。不久之后,晋国以荀林父为将,率军救郑。闻知楚、郑两国已结盟,荀林父就想率军返回。这时,他的部下先縠以不救郑将失去霸主的地位而拒绝服从命令,擅自率师渡河,向楚军发动进攻。荀林父不得已,也只好改变原来命令,命令大军渡河,策应先縠,闻知晋军渡河求战,楚庄王心中害怕,便想撤军回国。这时,他的一个宠臣伍参看出晋军的弱点,劝告楚庄王回师与晋军打上一仗。他说,晋军主帅荀林父执政不久,部下不听指挥。他的中军副帅先縠这个人又很任性,违背命令擅自渡河。其他统帅也都控制不了军队,将士无所适从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我军迎战,必能打败晋军。再说,我国是国君亲自出征,晋国是臣下率军作战,以国君之尊而躲避臣子,也无法向楚国臣民交待。楚庄王听了,便改变主意,挥师北向,果然打败了晋军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伍参言于王曰:‘晋之从政者新,未能行令。其佐先縠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其三帅者,专行不获,听而无上,众谁适从?此行也,晋师必败。且君而逃臣,若社稷何?’王病之,告令尹改乘辕而北之,次于管以待之。”

【例句】:

韩非子·十过》:“鲍叔牙为人刚愎而悍。” 宋·陈抟《心相编》:“君子刚愎自用,小人行险侥幸。”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·诸葛成何事》:“荆公(王安石)刚愎自任,新法烦苛,流毒四海,不忍君子之见排,甘引小人以求助,卒为其所挤陷。”


并列 刚愎,倔强固执。自用,自以为是。倔强固执,自以为是,独断独行。语本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佐先縠,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:“~,小则杀人,大则误国。”※愎,不读作fù。△贬义。用于表示主观。→师心自用 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↔从谏如流 从善如流 虚怀若谷。 也作“刚戾自用”、“刚褊自用”、“狠愎自用”。


【词语刚愎自用】  成语:刚愎自用汉语词典:刚愎自用

猜你喜欢

  • 弹冠结绶

    源见“弹冠相庆”。又《汉书.萧育传》:“〔育〕少与陈咸、朱博为友,著闻当世。往者有王阳、贡公,故长安语曰‘萧 朱结绶,王 贡弹冠’,言其相荐达也。”后因以“弹冠结绶”谓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。《后汉书.

  • 良家子

    指窦太后是清白人家之子女。窦太后(?——前135年),西汉文帝皇后。清河观津(今河北衡水东)人。吕后时,为代王(汉文帝)姬。代王继位为西汉皇帝,她被立为皇后,她的儿子继位为汉景帝,她被尊为皇太后。好黄

  • 女遗螺壳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七引《搜神记》:“晋安谢端,侯官人,少孤,年十八,恭谨自守。后于邑下得一大螺,如斗许,取贮瓮中。每早至野还,见有饮饭汤火,端疑之。于篱外窥,见一少女从瓮中出,至灶下燃火,便入问之,女

  • 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

    用:任用。行:实行。舍:不用。藏:退隐。 古代儒家的一种处世态度。意思是任用时就出来干一番事业,不用时就退而隐居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谓颜渊曰:‘用之则行,舍之则藏,唯我与尔有是夫!’”《后汉书

  • 衽席无辩

    源见“衽席㈠”。指帝王与后妃之间生活上不区别礼仪。《后汉书.皇后纪序》:“孝文衽席无辩。”李贤注:“郑玄注《礼记》曰:‘衽,卧席也。’孝文幸慎夫人,每与皇后同坐,是无辩也。”【词语衽席无辩】  成语:

  • 肤受

    源见“肤受之诉”。指谗言诋毁。《晋书.刘毅和峤等传论》:“刘毅一遇宽容,任 和两遭肤受。”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初,多逊与赵韩王睚眦,太宗践祚,每召对即倾之,上以肤受,颇惑之。”【词语肤受】   

  • 龙蹲虎踞

    犹言龙盘虎踞。宋 丁开《建业》诗:“龙蹲虎踞江山大,马去牛来社稷空。”参见“龙盘虎踞①”。见“虎踞龙盘”。宋·丁开《建业》诗:“~江山大,马去牛来社稷空。”【词语龙蹲虎踞】  成语:龙蹲虎踞汉语大词典

  • 鱼贯而入

    原为“鱼贯而进”。象游鱼似的一个接一个地前进或进入。邓艾(197-264年),字士载,义阳棘阳(今河南新野东北)人。初为司马懿掾属,建议在两淮屯田,广开漕渠。后为镇西将军,与蜀将姜维相拒。公元263年

  • 乔迁之喜

    《诗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乔木:高大的树木。后用“乔迁之喜”贺人迁居或升官。茅盾《我走过的道路》:“四月十一日,鲁迅从北四川路底公寓迁往施高塔路大陆新村,十四日我

  • 朱履客

    同“朱履三千客”。朱,通“珠”。唐杜甫《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》:“未为朱履客,已见白头翁。”一本作“珠履客”。【词语朱履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朱履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