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刮目相看

刮目相看

同“刮目相见”。鲁迅《伪自由书.航空救国三愿》:“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,是应该刮目相看的。”


见“刮目相待”。周瘦鹃《拈花集·荔枝》:“古今来文人墨客,对荔枝~,都给与最高评价。”


解释刮:擦拭。刮目:擦亮眼睛,指改变旧看法。形容另眼看待,用新眼光看人。

出处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蒙曰:‘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’”

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。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困,十五六岁就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,所以读书不多,唯以勇敢闻名。当他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后,孙权对他说:“你现在应该多看点书,这样对自己有好处。”吕蒙说:“军队中事务繁忙,恐怕没有时间读书。”孙权说:“我又不是叫你成为经学专家,只是想让你多知道一些过去的事情,从中有所受益。你说自己事务繁忙,能比得上我吗?我年轻时就读过《诗经》《尚书》《礼记》《左传》《国语》。当了国君以后,又翻阅了大量的历史书和兵书,自以为还是大有收获。像你天资颖悟,假如学习就一定会有收获。光武帝刘秀即便带兵打仗时也手不释卷,曹操自己也说,老了反倒喜欢学习。你为何不勉励自己呢?”吕蒙于是开始全身心投入,发奋学习而不知疲倦,看过的书非常多,以至于过去专职读书的人也比不过。

周瑜死后,鲁肃代替他屯驻陆口,要经过吕蒙的驻地。鲁肃去看望吕蒙,吕蒙问道:“您现在领受重任,和关羽成了邻居,将用什么样的计谋来预防那些难以意料的突发事件呢?”鲁肃一直认为吕蒙有勇无谋,心里还有点瞧不起他,就随口说:“不过到时候随机应变罢了。”不料吕蒙却说:“现在虽然吴蜀结盟,但关羽实在是个难以对付的猛将,怎么能不早做打算呢?”于是当场为鲁肃筹划了五项计策。鲁肃一听,马上绕过席案,跑到吕蒙身边,拍着他的后背说:“吕蒙啊,我一直以为老弟你只是勇气可嘉,竟然不知道你的才能和谋略达到了这种程度。现在看来,你学识高明而广博,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下阿蒙了。”吕蒙笑着回答:“人分别三天,就应该重新看待。”鲁肃于是和吕蒙结为好友,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后才离开。


【词语刮目相看】  成语:刮目相看汉语词典:刮目相看

猜你喜欢

  • 鲛人珠

    同“鲛珠”。清黄遵宪《羊城感赋》之四:“祆庙火焚氛更恶,鲛人珠尽泪犹多。”

  • 先见之明

    能事先洞察事物的敏锐眼力和预见性。《后汉书.杨彪传》:“后子修为曹操所杀,操见彪问曰:‘公何瘦之甚?’对曰:‘愧无日磾先见之明,犹怀老牛砥犊之爱。’操为之改容。”参见“老牛舐犊”条。偏正 明,眼力。有

  • 吞蛭

    汉贾谊《新书.春秋》:“楚惠王食寒葅(葅同菹,酢菜;腌菜)而得蛭(蛭是环节动物门的一纲,此处当指水蛭),因遂吞之。腹有疾而不能食。令尹入问曰:‘王安得此疾?’王曰:‘我食寒葅而得蛭,念谴之而不行其罪乎

  • 宫墙

    源见“夫子墙”。喻称高尚的道德和高超的学问。清袁枚《再赠中丞》诗:“贱子仰宫墙,六年不敢窥。”【词语宫墙】   汉语大词典:宫墙

  • 邪魔外道

    佛家语。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,也泛指一切妖魔鬼怪。《药师经下》:“信世问邪魔外道,妖孽之师,妄说祸福。”并列 邪魔,妖魔。原为佛教用语,指妨害正道的妖魔、邪说及行为。后泛指异端邪说或不正当的门路。《

  • 一日千里

    原指良马跑得飞快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骐骥骅骝,一日而驰千里。”后多形容进步、发展的神速。《后汉书.王允传》:“同郡郭林宗尝见允而奇之,曰:‘王生一日千里,王佐材也。’遂与定交。”也用以比喻文思之速。宋

  • 黄沙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高柔传》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晋诸公赞》曰:“次(子)光,字宣茂,少习家业,明练法理。晋武帝世,为黄沙御史,与中丞同,迁守廷尉,后即真。”《晋书》卷三《武帝纪》:“(太康五年)六月,初

  • 杖悬沽酒钱

    同“杖百钱”。唐王季友《酬李十六岐》诗:“朝饮杖悬沽酒钱,暮餐囊有松花饭。”

  • 凛若秋霜

    同“凛若冰霜”。唐 刘知幾《史通.杂说上》:“谈恩惠则煦如春日,纪严切则凛若秋霜。”见“冷若冰霜”。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杂说上》:“谈恩惠则煦如春日,纪严切则~。”【词语凛若秋霜】  成语:凛若秋霜汉语

  • 泛斗

    同“泛槎”。明李东阳《漕运参军郭彦和镇苏松时有巨舟张东海名曰海天一碧为赋长句》:“凌风不作苏门啸,泛斗还从汉使归。”【词语泛斗】   汉语大词典:泛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