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北山猿鹤

北山猿鹤

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隐居不仕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游南岩》词:“更小隐,寻幽约。且丁宁休负,北山猿鹤。”


【典源】 南朝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独举,青松落阴,白云谁侣?涧户摧绝无与归,石经荒凉徒延伫。至于还飚入幕,写雾出楹,蕙帐空兮夜鹤怨,山人去兮晓猿惊。昔闻遗簪投海岸,今见解兰缚尘缨。”《文选》卷四三本文“夜鹤”作“夜鹄。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齐时周颙曾在北山隐居(在今南京市东北,即钟山),后应召出山做官,秩满入京时又经过此山。孔稚珪(字德璋) 写了《北山移文》,假借北山山灵的身份,对周颙不能安心隐居,追求利禄的行为进行讽刺。文中两句说由于因颙出仕,使得“蕙帐空荡荡的夜鹤也在怨艾,山人已经去了晓猿也感到惊诧”,后来成为名句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有志归隐,思念家乡故地,或形容对官场生涯厌倦。

【典形】 北林猿鹤、北山灵、北山文、北山移、北山猿鹤、春猿秋鹤、德璋移、故山夜鹤、故山猿鹤、鹤怨、鹤怨猿惊、蕙帐鹤惊、蕙帐空、愧山灵、勒北山文、侣鹤猿、山中猿鹤、思颙、谢山灵、移北山檄、移文、移招隐、猿鹤盟、猿鹤怨、猿惊鹤怨、怨鹤啼猿、周颙负北山、周颙趋阙、空岩猿鹤、故山移文、猿鹤相从、鹤帐怨山人、钟山移后文、鹤怨空山、鹤帐猿啼、满山猿鹤、猿鹤青山、啼猿唳鹤、家山猿鹤、德璋能勒文、帐空夜鹤、叹晓猿、北岭献嘲、旧山鹤怨、不违猿鹤、山中怨鹤、猿鹤羞、谢猿鹤、移文诮、诳猿鹤、思猿鹤、任移文、北山招。

【示例】

〔北林猿鹤〕 唐·郑谷《少华甘露寺》:“长欲燃灯来此宿,北林猿鹤旧同群。”

〔北山文〕 唐·朱湾《假摄池州留别东溪隐居》:“暂辞南国隐,莫勒北山文。”

〔北山移〕 宋·陆游《宿监中偶作》:“流落归来两鬓丝,此生真愧北山移。”

〔北山猿鹤〕 宋·辛弃疾《满江红·游南岩》:“更小隐,寻幽约。且丁宁休负,北山猿鹤。”

〔春猿秋鹤〕 宋·乐雷发《訾家洲》:“岛雾海霞留古意,春猿秋鹤冷骚魂。”

〔德璋移〕宋·陈与义《寄题商洛宰令狐励》:“便携灵运屐,不待德璋移。”〔故山夜鹤〕 宋·刘筠 《与客启明》:“故山夜鹤空多怨,金屋人争诵子虚。”

〔故山猿鹤〕 宋·冯去非《喜迁莺》:“间阔北山猿鹤,冷落同盟鸥鹭。”

〔鹤怨猿惊〕 清·陈祖范《寄沈归愚》:“鹤怨猿惊怀故地,马迟枚疾斗新篇。”

〔蕙帐鹤惊〕 明·高启 《钟山雪霁图》:“草堂猿啸晚,蕙帐鹤惊寒。”

〔蕙帐空〕 宋·王安石《酬和父祥源观》:“新诗起我超然兴,更感钟山蕙帐空。”

〔愧山灵〕 宋·陆游《苑亭》:“大道粗尝闻海若,高情未至愧山灵。”

〔勒北山文〕 清·吴雯《云中寺》:“此中有猿鹤,莫勒北山文。”

〔侣鹤猿〕宋·苏辙《次韵子瞻广陵会三同舍》之二:“南方固乡党,谪宦侣鹤猿。”

〔山中猿鹤〕 清,归庄《次韵答顾宁人》:“山中猿鹤休相诮,杨子年年一草亭。”

〔思颙〕 宋·王安石《重游草堂寺》:“鹤有思颙意,鹰无变遁心。”

〔谢山灵〕 清·王摅《不得游金华洞志怅》:“为我谢山灵,终身混泥滓。”

〔移北山檄〕宋·苏轼《次前韵送程六表弟》:“未应便障西风扇,只恐先移北山檄。”

〔移文〕 宋·杨亿《直夜》:“误濯尘缨成底事,岩阿千古有移文。”

〔移招隐〕 宋·陈师道《和元乐销暑楼晓望》:翛然便欲移招隐,猿鹤还应怨旧群。”

〔猿鹤怨〕 宋·范成大《藻侄比课五言诗已有意趣》之十:“莫嗔猿鹤怨,岫幌两年扃。”

〔猿惊鹤怨〕 元·白朴《水龙吟》:“自猿惊鹤怨,山人去后,谁更向,此中隐。”

〔怨鹤啼猿〕 宋·赵必��《宴清都·舟中思家》:“山灵休勒俗驾,容我卧草堂深处。问怨鹤啼猿,今无恙否?”

〔周颙负北山〕 唐·罗隐《寄右省王谏议》:“鱼惭张翰辞东府,鹤怨周颙负北山。”

〔周颙趋阙〕 宋·陈与义《别诸周》之二:“不似周颙趋阙去,山灵应许却归来。”


【词语北山猿鹤】   汉语词典:北山猿鹤

猜你喜欢

  • 乌白头

    同“乌头白”。清魏源《赠谢默卿明》诗之二:“徒闻牛戴角,不见乌白头。”

  • 怜野鹜

    源见“家鸡野雉”。喻贱近贵远,喜爱他人的书法技艺。宋陈师道《送孝忠》诗之一:“未须怜野鹜,家法付宣城。”

  • 背若芒刺

    源见“芒刺在背”。喻指内心极度不安。《三国演义》二〇回:“后得曹操,以为社稷之臣;不意专国弄权,擅作威福。朕每见之,背若芒刺。”见“芒刺在背”。《三国演义》20回:“后得曹操以为社稷之臣,不意专国弄权

  • 拍浮

    源见“持螯把酒”。指放情畅饮。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九:“康熙庚子,竹垞偕粤东诗人屈翁山会饮杭州酒楼,拍浮屡日。”【词语拍浮】   汉语大词典:拍浮

  • 佳丽地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八南朝.齐.谢宣晖(眺)《鼓吹曲》:“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。”南朝诗人谢眺曾以“江南佳丽地,金陵帝王州”之诗句赞美金陵胜地。后以“佳丽地”指称古金陵属地。唐.杜牧《润州二首》其二:“谢

  • 陆詟水慄

    詟:即慑,惧怕。慄:恐惧。意指声威远播,四方无论是陆地还是水上莫不畏惧而归服。汉代班固《东都赋》:“殊方别区,界绝而不邻。自孝武之所不征,孝宣之所未以,莫不陆詟水慄,奔走而来宾。”孝武:汉武帝刘彻。孝

  • 聚米山川

    同“聚米为谷”。清顾贞观《戚氏.二乔观兵书图》词:“量珠做、鸳鸯阵里,聚米山川。”

  • 淮阳退卧

    源见“卧治”。泛指官吏引退。宋苏辙《张安道尚书生日》诗:“出入三朝望愈尊,淮阳退卧避喧烦。”

  • 空弮

    弮(quān圈):弩弓。空弮:张弓而无箭可射。西汉司马迁在《报任安书》中谈到导致自己残遭迫害的“李陵之祸”,其中说道:李陵率领的步兵不够五千人,远赴战场,到达匈奴王廷之地,这无异于垂饵于虎口,可是他在

  • 东市

    源见“朝衣东市”。指刑场。《晋书.宣帝纪》:“公居伊周之任,挟天子,杖天威,孰敢不从?舍此而欲就东市,岂不痛哉!”【词语东市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