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单于台

单于台

单于台,地名,在唐云州云中县(今山西大同)西北。元封元年(前110年)十月,汉武帝下令统帅18万骑兵巡视北方边塞。从云阳(今陕西淳化西北)出发,向北经过上郡(今陕西绥德东南)、西河(今内蒙鄂尔多斯左翼前旗)、五原等地,后越过长城,登上单于台,来到朔方(今内蒙鄂尔多斯右翼后旗)。18万大兵旌旗连绵千里,威震匈奴。后以“单于台”为典,泛指北方边陲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《武帝纪》189页:“元封元年冬十月,诏曰:‘南越、东瓯咸伏其辜,西蛮北夷颇未辑睦,朕将巡边垂,择兵振旅,躬秉武节,置十二部将军,亲帅师焉。’行自云阳,北历上郡、西河、五原,出长城,北登单于台,至朔方,临北河。勒兵十八万骑,旌旗径千余里,威震匈奴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益《塞下曲》:“秦筑长城城已摧,汉武北上单于台。” 唐·司马扎《秋日怀储嗣宗》:“相思闻雁更惆怅,却向单于台下来。” 宋·李宗谔《汉武》:“平乐馆中观角觝,单于台上慑天骄。” 清·顾炎武《江上》:“愿言随飞龙,一上单于台。”


【词语单于台】   汉语词典:单于台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

    同“三十六策,走为上策”。《水浒传》二回:“娘道:‘我儿,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,只恐没处走。’”【词语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】  成语: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汉语大词典:三十六着,走为上着

  • 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

    疑义,指疑难问题。 共同欣赏奇文,互相解析疑义。语出晋.陶潜《移居二首》:“邻曲时时来,抗言谈在昔;奇文共欣赏,疑义相与析。”张宿宗《“伪”先生考你来啦!》(《长江日报》1990年7月30日):“日

  • 逵泉之诛

    《左传.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成季(鲁桓公之子)使以君命命僖叔(成季之兄),待于鍼巫氏,使鍼季酖之……饮之,归及逵泉而卒。”后以“逵泉之诛”指以弟杀兄。《宋书.竟陵王诞传》:“昔周德初升,公旦有流言之衅;

  • 楚才

    同“楚材”。清王士禛《带经堂诗话.众妙》:“楚才自胡君信 承诺、顾赤方景星而外,仅见此人。”【词语楚才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才

  • 飞梭

    源见“投梭折齿”。指惩罚轻薄不规之举。宋苏轼《百步洪》诗之二:“佳人未肯回秋波,幼舆(谢鲲字)欲语防飞梭。”【词语飞梭】   汉语大词典:飞梭

  • 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叶公问孔子于子路,子路不对。子曰:‘女奚不曰:其为人也,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’”春秋时,楚国的一位贤者叶公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为人,当时子路未回答他。孔子对子路

  • 发丘摸金

    源见“摸金校尉”。指盗坟掘墓以敛钱财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檄移》:“陈琳之檄豫州,壮有骨鲠,虽奸阉携养,章密太甚;发丘摸金,诬过其(指曹操)虐。然抗辞书衅,皦然露骨矣。”

  • 易水风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悲壮侠勇的气概。唐许浑《送从兄归隐兰溪》诗之二:“夜忆萧关月,行悲易水风。”

  • 送人作郡

    《晋阳秋.穆帝》(原晋孙盛撰,以下录自清人汤球辑本):“罗友,字它仁,襄阳人。……始仕荆州,后在温府(晋.桓温府),以家贫乞禄,温虽以才学遇之,而谓其诞肆非治民才,许而不用。后同府人有得郡者(当郡守)

  • 黄绮

    《史记.留侯世家》:“顾上有不能致者,天下有四人。四人者年老矣,皆以为上慢侮人,故逃匿山中,义不为汉臣。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:“四人,四皓也,谓东园公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、角里先生。”晋.皇甫谧《高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