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受人之托,必当终人之事

受人之托,必当终人之事

终:完了。 接受了人家的委托,就一定把人家的事妥善地完成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三折:“受人之托。必当终人之事。大人的分付,着我先进城去,寻那杨金吾刘衙内。”明.高则诚《琵琶记.南浦嘱别》:“秀才,受人之托,必当终人之事。况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昨日已许秀才,去后决不相误。”《金瓶梅》五六回:“受人之托,必当终人之事。我今日好歹要大官人助你些就是了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一七回:“再说这尹先生他受人之托,必当终人之事,也得让他交得个排场去。”也单引作〔受人之托,终人之事〕。《醒世恒言.金海陵纵欲亡身》:“女待诏道:‘说来果忒希奇,忒好笑。我若不说,便不是受人之托,终人之事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归仁

    归服仁德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”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民之归仁也,犹水之就下,兽之走圹也。”圹:原野。【词语归仁】   汉语大词典:归仁

  • 儿绷

    源见“倒绷孩儿”。喻老将一时失误或借指一时失误的老将。清 江云龙《书江忠烈公祠壁》诗:“贼焰到乡里,儿绷困蒺藜。”

  • 红紫乱朱

    杂色乱正色。比喻以异端乱正统,或邪说冒充真理。古人以朱为正色,红、紫为杂色。或称间色。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恶紫之夺朱也。’”汉代赵岐《孟子题辞》:“红紫乱朱。”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情采》:“正

  • 投木桃报琼瑶

    周代《诗经.卫风.木瓜》:“投我以木瓜,报之以琼琚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投我以木李,报之以琼玖,匪报也,永以为好也。”诗歌写情人之间,互赠信物,两情相好地久

  • 玉鸡川

    《宋书.符瑞志上》:“〔汉〕昭灵后游于洛池,有玉鸡衔赤珠,刻曰:‘玉英,吞此者王。’昭灵后取而吞之。又寝于大泽,梦与神遇……遂有身而生季,是为高帝。”后因以“玉鸡川”称洛水,转指皇城之护城河。唐宗楚客

  • 幕府莲

    同“幕府莲花”。金元好问《月观追和邓州相公席上韵》:“绿泛兵厨酒,红依幕府莲。”

  • 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长江滚滚来

    落木:指飘落的树叶。萧萧:草木摇落之声。 茫无边际的落叶萧萧而下,奔流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。 形容秋江景色,兼诉悲秋情怀。语出唐.杜甫《登高》:“风急天高猿啸哀,渚清沙白鸟飞回。无边落木萧萧下,不尽

  • 秾华

    《诗.召南.何彼秾矣》:“何彼秾矣,唐棣之华。”郑玄笺:“何乎彼戎戎者,乃栘之华。兴者,喻王姬颜色之美盛。”后因以“秾华”喻指公主等女子青春美貌。唐元稹《七女封公主》:“虽秾华可尚,出阁未期;而汤沐先

  • 乘风

    同“乘风破浪”。宋张孝祥《水调歌头.闻采石战胜》词:“我欲乘风去,击楫誓中流。”源见“列子御风”。谓驾着风,凭借风力。咏仙道之典故。宋史达祖《西江月.舟中赵子埜有词见调即意和之》词:“已向冰奁约月,更

  • 蔡伦作纸

    亦作“蔡伦造纸”。详“蔡侯纸”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