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心同德

同心同德

比喻同一意志,同一行动。周武王十一年,周朝军队自镐京东向,攻伐商纣。其他诸侯闻讯,也纷纷率兵赶至,共同参加灭商之役。军队到达河朔时,周武王集众誓师。他在誓词中,列举了商纣王的种种罪恶之后说,商纣虽然统治着上百万老百姓,但是他们与他并不是一条心;我们虽然只有十来个治理国家的良臣,但能齐心协力,志同道合。……只要我们一心一德,就一定能够消灭商纣,实现天下太平。

【出典】:

尚书·泰誓》中:“受有亿兆夷人,离心离德。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……呜呼!乃一德一心,立定厥功,惟克永世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刘安世《弹奏范纯仁、王存事第四》:“惟是同心同德之人,乃可委以政事。”


并列 同德,为同一目标而努力。形容思想行动完全一致。语出《尚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刘坚《草地晚餐》:“只要我们~,团结一致,就一定能走过草地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工作和事业方面。→同心合意 同心协力 ↔离心离德。也作“同德同心”、“同心 一德”、“同心合德”、“一心同体”。


【词语同心同德】  成语:同心同德汉语词典:同心同德

猜你喜欢

  • 美竹

    《尔雅.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”《三国志》卷五十七《吴书.虞翻传》:“(虞)翻与少府孔融书,并示以所著《易注》。融答书曰:‘闻延陵之理乐,睹吾子之治《易》,乃知东南之美者,非徒会稽之竹

  • 于公

    源见“于公高门”。称誉贤明有德之官。清袁枚《哭李方伯》诗:“鲍叔已亡知我少,于公虽去活人多。”

  • 蝇吊

    源见“青蝇吊客”。慨叹身后萧条。李详《谢子寿先生挽诗》:“异乡客死惟蝇吊,穷巷门深有雀罗。”

  • 月兔

    同“玉兔”。唐杜荀鹤《与友人话别》诗:“月兔走入海,日乌飞出山。”亦泛指兔。唐李白《观猎》诗:“箭逐云鸿落,鹰随月兔飞。”【词语月兔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兔

  • 言语妙天下

    见〔下笔言语妙天下〕。主谓 形容语言极其精妙隽美。清·汪琬《〈雄雉斋选集〉序》:“顾子年虽少,所交多名公钜儒,下笔~。”△褒义。用于言论或文辞方面。→语妙天下↔语言无味。【词语言语妙天下】

  • 刘阮重来

    同“重来天台”。《宦海》五回:“画眉窗下,孔雀屏前,天台之刘 阮重来。”

  • 鹏抟羊角

    源见“鲲鹏展翅”。形容气象阔大。宋沈遘《次韵和孙少述润州望海楼》:“鹏抟羊角来天外,鳌戴方壶献几前。”

  • 雉坛

    《仪礼.士相见礼》:“士相见之礼,挚,冬用雉。”郑玄注:“士挚用雉者,取其耿介,交有时,别有伦也。”后以“雉坛”指结交拜盟。清王夫之《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》:“拜登不言颜甲,念雉坛之存者几人?”【词语雉

  • 焚琴煮鹤

    同“烧琴煮鹤”。宋洪适《满江红》词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焚琴煮鹤人何肯?”并列 把琴当柴烧,把鹤煮了吃,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。宋·洪迈《满江红》:“吹竹弹丝谁不爱,~人何肯?”△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。→大煞

  • 王槐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又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八载:宋王佑尝手植三槐于庭,曰:“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。”后其子旦果入相,天下谓之三槐王氏。后因以“王槐”祝颂家门兴盛。明杨慎《鹧鸪天.戊申初度》词:“三凤兆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