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吴下阿蒙

吴下阿蒙

三国志.吴书.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初,权谓蒙及蒋钦曰:‘卿今并当涂掌事,宜学问以自开益。’蒙曰:‘在军中常苦多务,恐不容复读书。’权曰: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?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。卿言多务孰若孤,孤少时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,惟不读《易》。至统事以来,省三史、诸家兵书,自以为大有所益。如卿二人,意性郎悟,学必得之,宁当不为乎?宜急读《孙子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三史。孔子言“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”光武当兵马之务,手不释卷。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。卿何独不自勉勖邪?’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,其所览见,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’”

三国时,吴国大将吕蒙缺乏学识,吴主孙权劝他涉猎往事,加强对兵书史策的学习,并举古今当政勤学的例子对他加以勉励。吕蒙受到激励后,笃志就学,终于丰富了学识,大有成就。后鲁肃与他谈论起来,发现他与旧时的阿蒙简直成了两个人。

后因以“吴下阿蒙”比喻人学识浅薄。关于此事,参见本书“刮目相待”条。

晋书.慕容德载记》“汝器识长进,非复吴下阿蒙也。”


偏正 阿蒙,吕蒙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记载,吕蒙年轻时不爱读书,后来听从了孙权的劝告,努力学习,后“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,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!”后用“吴下阿蒙”比喻学识浅陋的人。△贬义。用于描写学识浅陋的人。→胸无点墨↔学富五车


【典源】 《三国志·吴书· 吕蒙传》裴松之注引 《江表传》 曰:“初,(孙)权谓 (吕) 蒙及蒋钦曰:‘卿今并当涂掌事,宜学问以自开益。’蒙曰:‘在军中常苦多务,恐不容复读书。’权曰:‘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? 但当今涉猎见往事耳。……如卿二人,意性朗悟,学必得之,宁当不为乎? 宜急读《孙子》、《大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 及三史。……’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,其所览见,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,学识英博,非复吴下阿蒙。’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孙权对吕蒙和蒋钦说:“你们目前都已当权掌事,应该多学习来丰富知识,开阔眼界。”吕蒙说:“在军中事务繁忙,恐怕没时间读书。”孙权说:“我难道叫你们钻书本成为博士吗?不过是要涉猎书史丰富见闻罢了。像你们两人,资质聪敏,学必有所得,为什么不学呢? 应赶快读《孙子》、《六韬》等书。”吕蒙于是开始读书,’专心致志,好学不倦,有些见解,甚至超过了老儒。后来鲁肃代周瑜为都督,与吕蒙谈论,常被吕蒙驳倒。鲁肃拍着吕蒙的背说:“我以为贤弟只懂得武事,没想到现在学识渊博,不再是过去吴下的阿蒙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誉别人经过一段时日,变化很大,有不小长进; 或反其意用之,谦指自己没有长进。

【典形】 阿蒙碌碌、阿蒙吴下、怪阿蒙、吴下阿蒙、薄阿蒙。

【示例】

〔阿蒙碌碌〕 清·黄景仁《闻龚爱督从河南归》:“所愧平生拜母交,阿蒙碌碌常如昔。”

〔阿蒙吴下〕 清·黄景仁《闻稚存丁母忧》:“阿蒙吴下还依旧,他日登堂欲拜难。”

〔怪阿蒙〕 明·袁宏道《至日集山响斋送陶孝若》:“门下疑夫子,吴中怪阿蒙。”

〔吴下阿蒙〕 金·元敏之《读裕之弟诗稿》:“吴下阿蒙非向日,新篇争遣九泉知。”


【词语吴下阿蒙】  成语:吴下阿蒙汉语词典:吴下阿蒙

猜你喜欢

  • 泛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乘筏登天遨游。唐李峤《同赋山居七夕》诗:“石类支机影,池似泛槎流。”【词语泛槎】   汉语大词典:泛槎

  • 头白哀吟

    源见“白头吟”。形容女子被抛弃的哀怨之情。元吴景奎《春思》诗:“许身肯作王孙女,头白哀吟对马卿。”

  • 聂政姊

    《战国策》卷七十二《韩策二》:“聂政直入,上阶刺韩傀……因自皮面抉眼,自屠出肠,遂以死。韩取聂政尸于市,悬购之千金。久之莫知谁子。聂姊闻之,曰:‘弟至贤,不可爱妾之躯,灭吾弟之名,非弟意也。’乃之韩。

  • 满城风雨

    宋惠洪《冷斋夜话》卷四载:宋诗人谢无逸写信问诗友潘大临最近可有佳作,潘回信说:“秋来景物,件件是佳句,恨为俗气所蔽。昨日清卧,闻搅林风雨声,欣然起题其壁云‘满城风雨近重阳’,忽催租人至,遂败意,止此一

  • 扁鹊起虢

    《史记.扁鹊列传》:“扁鹊过虢。虢太子死,扁鹊至虢宫门下,问中庶子喜方者曰:‘太子何病,国中治穰过于众事?’中庶子曰:‘太子病血气不时……故暴蹶而死。’扁鹊曰:‘是死何如时?’曰:‘鸡鸣至今。’……扁

  • 羊触藩

    同“羝羊触藩”。宋苏辙《送鲜于子骏还朝》诗:“低佪有似羊触藩,眷恋仅同鸡择米。”

  • 契陈雷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借指情投意合的良友。唐黄滔《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》诗:“同戴大恩何处报,永言交道契陈 雷。”

  • 秦后闻乐

    《文选》卷二东汉.张平子(衡)《西京赋》:“昔者大帝说秦缪公而觐之,飨以钧天广乐。帝有醉焉,乃为金策,锡用此土,而剪诸鹑首。”三国吴.薛综注:“大帝,天也。”后,天子及诸侯之称。传说秦缪公受到天帝的恩

  • 陈徐榻

    同“陈蕃榻”。明张居正《与李义河给谏约游衡岳不至奉嘲》诗之一:“谩解陈 徐榻,虚同李 郭舟。”

  • 东道主人

    同“东道主”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令亲人蔡儶作牧河 济,厚相恩赡,以为东道主人。”见“东道主”。【词语东道主人】  成语:东道主人汉语大词典:东道主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