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周王避债台

周王避债台

源见“逃债台”。喻指解除忧愁之妙处。清 丘逢甲《秋怀叠前韵》之七:“愁城欲藉酒杯开,中有周王避债台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诸侯王表序》:“自幽、平之后,日以陵夷,……分为二周,有逃责(债)之台,被窃鈇之言。”服虔注:“周赧王负责 (债),无以归之,主迫责急,乃逃于此台,后人因以名之。”晋·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曰:“周赧王虽居天子之位,为诸侯所侵逼,与家人无异。贳 (shi) 于民,无以归之,乃上台以避之,故周人因名其台曰逃债台。”

【今译】 东周末年,周王室衰微,周赧王名义上虽仍是天子,但被诸侯侵削土地,地位与平人差不多,穷得向百姓借债,无法归还,只好登上高台去躲债,人们将此台称为逃债台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欠债、躲债等。

【典形】 避债台、债台高筑、债筑台、周赧筑台、周王避债台、筑台逃文债、逃债少高台、台高极天。

【示例】

〔避债台〕 明·汤显祖《以歌代书答赵仲一》:“去官只有耕田手,处世都无避债台。”

〔债台高筑〕 清·黄遵宪《已亥杂诗》之五十二:“海客欢呼土民怨,债台高筑与天平。”

〔债筑台〕 清·黄遵宪《和议成志感》:“失民更为丛驱雀,毕世难偿债筑台。”

〔周赧筑台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之二:“周郝筑台深避债,鲁哀徙宅再忘妻。”

〔周王避债台〕 清·丘逢甲《秋怀叠前韵》之七:“愁城欲藉酒杯开,中有周王避债台。”

〔筑台逃文债〕 清·钱谦益《人日书事》:“筑台未许逃文债,作庙还应祀酒神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卧病清漳

    源见“刘桢病”。指卧病不起。清吴绮《南浦.鲍子韶邀集莲社庵即送家观庄入粤》词:“肠断河梁分手,更卧病清漳。”

  • 陆居非屋

    源见“张融船”。形容居屋陋狭。清赵执信《减字木兰花》词:“陆居非屋,三径幽偏溪一曲。谁与追寻,把臂风期似竹林。”

  • 控送

    《诗.郑风.大叔于田》:“抑磬控忌,抑纵送忌。”朱熹集注:“忌、抑,皆语助辞。骋马曰磬,止马曰控。”后以“控送”喻行文能放能收,流畅自如。清王晫《今世说.品藻》:“陆儇胡骈体,行控送于绝丽,能使妙义回

  • 偷珠

    源见“探骊得珠”。喻涉险探奇。唐元稹《出门行》:“弟沉沧海底,偷珠待龙睡。”【词语偷珠】   汉语大词典:偷珠

  • 邓家铜山

    《史记.佞幸列传》:“孝文时中宠臣,士人则邓通……上使善相者相通,曰‘当贫饿死’。文帝曰:‘能富通者在我也。何谓贫乎?’于是赐邓通蜀 严道铜山,得自铸钱,‘邓氏钱’布天下。其富如此。”“及文帝崩,景帝

  • 中目

    源见“锦屏射雀”。指中选为婿。《剪灯馀话.琼如传》:“〔耕云〕因呼二生至前,指壁间所挂‘惜花春起早’、‘爱月夜眠迟’、‘掬水月在手’、‘弄花香满衣’四画曰:‘二郎少摅妙思,试为咏之,中目、夺衣,在此一

  • 跨鹤维扬

    同“跨鹤扬州”。维扬,即扬州。清 长白浩歌子《萤窗异草.落花岛》:“申无疆,字仲锡,跨鹤维扬,历有年所。”【词语跨鹤维扬】  成语:跨鹤维扬汉语大词典:跨鹤维扬

  • 新昏宴尔

    同“新婚燕尔”。清章学诚《文史通义.文理》:“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,必须用此悲感,方可领略,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,必不信矣。”【词语新昏宴尔】  成语:新昏宴尔汉语大词典:新昏宴尔

  • 吹尘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“举风后、力牧、常先、大鸿以治民”张守节正义引《帝王世纪》:“黄帝梦大风吹,天下之尘垢皆去。又梦人执千钧之弩,驱羊万群。帝寤而叹曰:‘风为号令,执政者也。垢去土,后在也。天下岂有姓风

  • 金枝玉叶

    282 ① 比喻云彩的艳丽。晋代崔豹《古今注.舆服》:“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、金枝玉叶止于帝之上。”并列 ①原形容娇嫩美好的枝叶。唐·王建《调笑令》:“胡蝶、胡蝶,飞上~。”②后比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