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垂帘听政

垂帘听政

封建社会中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时,要用帘子在皇帝御座后隔开。以后泛指女后临朝管理国家大事。出自唐武则天的事迹。武则天(624-705年),名武曌,并州文水(今山西文水)人。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。14岁时入宫为唐太宗才人。太宗死后曾入寺为尼。后又被高宗召入宫中,拜昭仪。永徽六年(655年)被立为皇后。显庆五年(660年)后,高宗有病,武后遂开始干预国政。麟德元年(664年)上官仪被杀后,高宗每临朝处理政事,武后都要垂帘于御座后听政,事无大小都要干涉。唐高宗去世后,武后又进一步临朝称制,掌握实权。并于天授元年(690年)正式称帝,改国号为周。直到神龙元年(705年)才将政权还给了唐中宗,寻即去世。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5《高宗本纪下》100页:“自诛上官仪后,上每视朝,天后垂帘于御座后,政事大小皆预闻之,内外称为‘二圣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佚名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上》:“翌日,郭威帅百官请太后临朝,垂帘听政。”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21卷《注3》:“赵祯(仁宗)的妻子曹后;赵曙的妻子高后;赵顼(神宗)的妻子向后;赵煦(哲宗)的妻子孟后。这四位皇后都做过皇太后,并且都曾垂帘问政。” 近代·赵尔巽等《清史稿》卷214《后妃传》:“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,垂帘听政。”


偏正 封建时代太后或皇后参与政事,殿上用帘子隔着。朱苏进、胡建新《康熙帝国》:“臣以为,太皇太后为天下计,应该~。”△用于称女后掌政。也作“垂帘听决”。


【词语垂帘听政】  成语:垂帘听政汉语词典:垂帘听政

垂帘:落下帘幕。听政:亲听、主持政事。也引伸为幕后操纵政事。御座后垂下帘幕内听取、主持政事。慈禧皇太后(1835-1908年),姓叶赫那拉氏,满洲镶蓝旗人,是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台官员惠徵的女儿。咸丰元年(1851年),她选入清宫。咸丰六年(1856年),生子载淳她晋升懿妃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,咸丰皇帝死后,载淳继位,尊称她为圣母皇太后,上徽号为慈禧。咸丰十一年(1861年)十一月,同治皇帝奉请慈安皇太后、慈禧皇太后登坐于养心殿(今北京市故宫内),在皇帝御座后垂下帘幕里亲听、主持政事。

【出典】:

清史稿》卷214《后妃传·孝钦显皇后传》8926页:“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,垂帘听政。谕(yù遇,指示)曰:‘垂帘非所乐为,惟以时事多艰,王大臣(贝勒王和大臣的合称)等不能无所禀承,是以姑允所请。俟(sì四,等待)皇帝典学(称皇子就学)有成,即行归政。’自是,日召议政王、军机大臣同入对。内外章奏,两太后览讫(qì气,完毕),王大臣拟旨,翌(yì意)日(明日)进呈。阅定,两太后以文宗赐‘同道堂’小玺(xǐ洗,皇帝的玉印)钤(qián前)识(加盖印章),仍以上旨颁示。”

【例句】:

黄传惕《古代艺术的宝库——故宫博物院》:“养心殿东间,……就是那拉氏慈禧实行‘垂帘听政’的地方。”


【词语垂帘听政】  成语:垂帘听政汉语词典:垂帘听政

猜你喜欢

  • 家徒壁立

    同“家徒四壁”。《后汉书.崔寔传》:“〔崔寔〕建宁中病卒,家徒四壁立,无以殡敛。”《宋书.吴逵传》:“既而逵疾得瘳,亲属皆尽,唯逵夫妻得全,家徒壁立,冬无被绔。”见“家徒四壁”。唐·李世民《与薛元敬书

  • 蛇盘绶结

    同“蛇盘绶笥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》:“位参上将,荣兼本选。蛇盘绶结,龟回印转。”

  • 边氏腹

    源见“孝先便腹”。比喻一肚子学问犹如装满典籍的书箱。边氏,边韶,字孝先。元耶律楚材《用万松老人韵作十诗寄郑景贤》之一:“正便边氏腹,不止谪仙襟。”【词语边氏腹】   汉语大词典:边氏腹

  • 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

    刑:通“型”,示范。寡妻:古代指正妻、嫡妻。 原指周文王以礼法对待其妻及其兄弟。语出《诗.大雅.思齐》:“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”《淮南子.缪称训》:“尧舜不再受命,尧舜传大焉,先形乎小也

  • 宠鹤

    源见“乘轩鹤”。喻指受帝王宠爱而滥居禄位者。唐高適《赠别王十七管记》诗:“遥飞绝汉书,已筑长安第。画龙俱在叶,宠鹤先居卫。”【词语宠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宠鹤

  • 物极则反

    亦作“物极必反”。指事物发展到极度时,就会走向反面。美善和丑恶互相衬托,共同组成一个整体。事物发展到了极限就向相反方面发展变化,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“环流”。【出典】:《鹖冠子·环流》:“美恶相饰,命曰

  • 与哙伍

    同“哙等伍”。表示与平庸之辈同列。清赵翼《淮阴钓台》诗:“与哙伍怜鱼服困,假齐王伏狗烹灾。”

  • 霾曀

    《诗.邶风.终风》:“终风且霾。”又:“终风且曀。”后以“霾曀”指蔽天的阴尘或云翳。《文选.木华〈海赋〉》:“若乃霾曀潜销,莫振莫竦。”吕向注:“霾曀,昏气也。”亦比喻社会政治黑暗。《宋史.真宗纪一》

  • 仙氅

    同“仙人氅”。唐郑谷《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》诗:“水墨画松清睡眼,云霞仙氅挂吟身。”【词语仙氅】   汉语大词典:仙氅

  • 凫仙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美称县令。宋王炎《临江仙.吴宰生日》词:“三山来鹤驾,万户识凫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