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墓木已拱

墓木已拱

左传.僖公三二年》:“蹇叔哭之曰:‘孟子!吾见师之出,而不见其入也!’公使谓之曰:‘尔何知?’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!’……”

秦穆公不接受蹇叔的谏诤,坚持派秦将孟明、西乞、白乙领兵袭击郑国。蹇叔哭着为三位将帅送行说:“我亲眼看你孟明领兵出征,但却再也无法看到你回来了。”秦穆公很生气的派人对蹇叔说:“你懂什么!你已经一百岁了,你墓地上种的树已经长到双手合围那么粗了!”后以“墓木已拱”形容人已死去很久。

宋.范祖禹《范太史集.答刘仙尉书》:“近《资治通鉴》印本奏御,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,存者唯仆,尤可感叹!”


见“木已拱矣”。宋·李清照《〈金石录〉后序》:“今手泽如新,而~,悲夫!”


【典源】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 (秦) 穆公访诸蹇叔,蹇叔曰:‘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! 师之所为,郑必知之。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?’公辞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师于东门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‘孟子,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。’公使谓之曰:‘尔何知! 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’”《公羊传》作“宰上之术拱矣。”【今译】 春秋时,秦穆公打算攻打郑国,向年老的大臣蹇叔咨询。蹇叔说:“调动军队攻击远方的国家,没听说过。那样兵士疲惫,而对方早有准备,万万不可!”穆公不听,仍派遣三将率军出征,蹇叔以为秦师必败而痛哭,穆公大怒,派人对蹇叔说:“你懂什么! 如果你只活到中寿 (六七十岁),你坟墓上的树早该有合抱粗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死去已久。

【典形】 拱木、拱松柏、墓木已拱、木已拱、行且拱矣、宰木拱、宰树悲、孤坟拱桑樗。

【示例】

〔拱木〕 南朝梁·江淹 《恨赋》:“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。”

〔拱松柏〕 宋·梅尧臣 《永叔内翰见索》:“凡今三十年,累冢拱松柏。”

〔墓木已拱〕 宋·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今手泽如新,而墓木已拱。”

〔木已拱〕 唐·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:“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塘石城草萧瑟。”

〔行且拱矣〕 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故山松柏皆手种,行且拱矣归何时。”

〔宰木拱〕 清·王士禛《送浦潜夫》:“丞相宰木拱,部曲无复遗。”

〔宰树悲〕 宋·陈与义《侯处士女挽词》:“人间似梦风旌出,佛子何之宰树悲。”


【词语墓木已拱】  成语:墓木已拱汉语词典:墓木已拱

猜你喜欢

  • 庞公嘉遁

    同“庞公采药”。唐阎防《夕次鹿门山作》诗:“庞公嘉遁所,浪迹难追攀。”

  • 北窗高枕

    同“北窗高卧”。清王士禛《送陶季之潞州》诗:“何时单舸径归去,北窗高枕谈黄 羲?”

  • 入鸥

    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喻隐逸。宋黄庭坚《题海首座壁》诗:“骑虎度诸岭,入鸥同一波。”【词语入鸥】   汉语大词典:入鸥

  • 上尧下由

    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尧让天下于许由,许由不受,耻之逃隐。”尧帝访贤,曾经想让天下给许由执掌。许由却宁愿隐迹于山野,不愿从政。后因用为咏圣世高人隐士之典。唐.张楚金《逸人歌赠李山人》:“上有尧兮下有由

  • 李膺客

    源见“李膺门”。喻指受到名人青睐之客。唐杨炯《宴皇甫兵曹宅》诗序:“累代通家,咸言李膺之客;百年何计,相知在于我心。”【词语李膺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李膺客

  • 丁令威化鹤

    旧题晋代陶潜《搜神后记》卷一;“丁令威,本(汉)辽东人,学道于灵虚山,后化鹤归辽,集城门华表柱。时有少年,举弓欲射之,鹤乃飞,徘徊空中而言曰:‘有鸟有鸟丁令威,去家千年今始归。城郭如故人民非,何不学仙

  • 鹿死不择音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六年》:“古人有言:‘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’又曰:‘鹿死不择音。’……铤而走险,急何能择!”音:通“荫”,庇荫之处。孔颖达疏:“鹿死不择庇荫之处,喻已不择所从之国。”后因以“鹿死不择音”

  • 波臣槁

    源见“涸辙之鲋”。谓身处困境,急待救援。明徐渭《送某人之台州》诗:“木吏愁难付,波臣槁欲穿。”

  • 相斫书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肃传》:“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,亦历注经传,颇传于世”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豢(鱼豢,京兆人,撰写《魏略》五十卷)又常从问《左氏传》,禧(隗禧,字子牙,京兆人,是当时注述经书的学问

  • 不肯折腰为五斗

    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宋苏轼《次韵张甥棠美述志》:“仲子甘心织屦避万钟,渊明不肯折腰为五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