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大相径庭

大相径庭

原作“大有径庭”,径,山间小路;庭,庭院或堂外空地。大相径庭,原说山间小路和庭院毫无关系,后则泛指相比较的两种事物之间相去悬远,毫不相干。肩吾对连叔说,我听楚国狂士接舆说话,感到大而无当,荒诞无据,离奇的象天上的银河一样不着边际,与人之常情相去悬远。

【出典】:

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肩吾问于连叔曰:‘吾闻言于接舆,大而无当,往而不返。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,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鲁迅《集外集·田园思想》:“虽然结果一样,其‘因’却大相径庭。”


偏正 两者差别很大,距离很远或彼此矛盾。语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,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9章:“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远大理想,都有各自绝不雷同的思想和动机,生活和命运也~,难道郝大江的荣誉和地位能够分成若干份与他们共同分享么?”△用于描写差别大。→截然不同 迥乎不同 天差地远 判若天壤 天壤之别 ↔相去无几 大同小异 不相上下。也作“大有径庭”。


差异甚大、相距甚远谓之 “大相径庭”。亦即彼此过分悬殊之意。

为什么以 “径庭”言之? 此语当以 “径”、 “庭”之异比喻而成。

《说文·彳 ( chì) 部》: “径,步道也。”段注: “此云步道,谓人及牛马步行而不容车也。”即谓小路,如 “曲径”、“山径”。

《说文·广 ( yǎn) 部》: “庭,宫中也。”段注: “下文曰中庭,则此当曰中宫,俗倒之耳。……宫者,室也。室之中曰庭。”谓厅堂。

庄子·逍遥游》: “吾惊怖其言,犹河汉而无极也。大有径庭,不近人情焉。”清·王先谦 《庄子集解》引宣颖云: “径,门外路;庭,堂外地。”谓院子。

门外小路与厅堂或院子,彼此殊异,相距甚远,因而过分悬殊谓之 “大相径庭”。

“大”,言其程度之深、广; “相”,谓相互、彼此。

大相径庭”亦作 “大相迳庭”、 “大相径廷”。 “迳”为 “径”之异体,“廷”与 “庭”通。


【词语大相径庭】  成语:大相径庭汉语词典:大相径庭

猜你喜欢

  • 雕虫小技

    源见“雕虫篆刻”。比喻微末的技能。多指刻意雕琢词章的技能。《隋书.李德林传》:“经国大体,是贾生、晁错之俦;雕虫小技,殆相如、子云之辈。”朱自清《诗文评的发展》:“原来诗文本身就有些人看作雕虫小技,那

  • 笙鹤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笙响鹤鸣声。亦借指仙人。唐刘禹锡《酬令狐相公见寄》诗:“群玉山头住四年,每闻笙鹤看诸仙。”宋陆游《读王摩诘诗》之八:“笙鹤适缑山,貂蝉朝玉京。”【词语笙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笙鹤

  • 磨盾鼻

    《北史.荀济传》:“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,知梁武当王,然负气不服,谓人曰:‘会楯上磨墨作檄文。’”本谓行军作战时在盾上磨墨写檄文,后用为文思敏捷的典故。宋刘克庄《满江红.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》词:“磨盾

  • 化鹤归

    同“化鹤归来”。元黄溍《开元宫》诗:“曾闻帝子乘鸾去,疑有仙人化鹤归。”

  • 一牛吼地

    《翻译名义集.数量》:“拘卢舍,此云五百弓,亦云一牛吼地,谓大牛鸣声所极闻。或云一鼓声。《俱舍》云二里,《杂宝藏》云五里。”后因以“一牛吼地”形容距离较近。宋王安石《答张奉议》诗:“五马渡江开国处,一

  • 庐山真面目

    宋.苏轼《题西林壁》诗: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无一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”江西庐山峰峦起伏,形态万千,重岩叠嶂,烟云缭绕,人在山中,极不易识其真貌。后用以比喻加以掩饰或隐藏不易识别的

  • 桃园结义

    《三国演义》一回:“飞曰:‘吾庄后有桃园,花开正盛;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,我三人结为兄弟,协力同心,然后可图大事。’玄德、云长齐应声曰:‘如此甚好!’次日,于桃园中,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,三人焚香再拜

  • 郑君谷口

    同“郑生谷”。唐上官仪《高洁之士策》:“郑君谷口,擅不言之谣;曹相府门,多清净之化。”

  • 凤媒

    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谓自求婚配。唐骆宾王《棹歌行》:“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”【词语凤媒】   汉语大词典:凤媒

  • 先笑后号

    源见“先号后笑”。谓先吉后凶。《后汉书.崔琦传》:“不相率以礼,而竞奖以权。先笑后号,卒以辱残。”并列 先欣喜欢笑,后号啕痛哭。命运始吉终凶。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崔琦》:“不相率以礼,而竟奖以权。 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