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下为家

天下为家

礼记.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天下为家,各亲其亲,各子其子。”

礼记.礼运篇》本段所反映的是私有制产生与发展后,社会进入奴隶制阶级社会的社会状况——财产私有制建立和奴隶制国家的产生,禹以后传子继承君位,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以私有观念为核心的社会意识形态。为公的大道既然隐去,为私之道也就蓬勃发展起来。“天下为家”,意思就是说管理国家的最高职能——奴隶主君权,为一家所有。后因用为咏“家天下”私有观念形态之典。

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元帝始过江,谓顾骠骑曰:‘寄人国土,心常怀惭。’荣跪对曰:‘臣闻王者以天下为家,是以耿、毫无定处,九鼎迁洛邑。愿陛下勿以迁都为念。’”此处“以天下为家”意思有所转变,指天下处处均可定都守国,以劝慰晋元帝勿以迁离故都而心怀悒郁。


主谓 把国家当做自己的家。后泛指处处可安家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今大道既隐,~。”△用于描写人能随处安家。→化公为私 ↔公而忘私


【词语天下为家】  成语:天下为家汉语词典:天下为家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刍

    源见“生刍致祭”。指祭品。唐褚亮《伤始平李少府正己》诗:“禅草回中使,生刍引吊宾。”清赵翼《哭杭应龙先生墓》诗:“奔问已悲新宿草,酬恩空托一生刍。”【词语生刍】   汉语大词典:生刍

  • 颖出

    同“颖脱而出”。宋楼钥《送曾无玷寺丞守池阳》诗:“君才素颖出,健笔泛纵横。”【词语颖出】   汉语大词典:颖出

  • 夜行不休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田豫传》:“田豫,鱼阳雍奴人也。……征为卫尉。屡乞逊位,太傅司马宣王以为豫克壯,书喻未听。豫书答曰:‘年过七十而以居位,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,是罪人也。’”蔡邕《独断》:“夜漏尽,鼓

  • 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

    比喻乱碰瞎闯,危险已极。语出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……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’。顾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

  • 匡合

    源见“一匡九合”。谓纠合力量,匡定天下。汉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齐桓设庭燎之礼,故有匡合之功。”【词语匡合】   汉语大词典:匡合

  • 日饮亡何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(袁盎)徙为吴相,辞行,种(袁盎侄)谓盎曰:‘吴王骄日久,国多奸。今苟欲劾治,彼不上书告君,即利剑刺君矣。南方卑(地势低)湿,君能日饮,毋何,时说王日毋反而已。如此

  • 三退舍

    同“退避三舍”。元姚燧《别王良辅》诗:“如我避贤三退舍,与君为客一登楼。”

  • 云泥

    《后汉书.矫慎传》:“〔吴苍〕遗书以观其志曰:‘仲彦足下,勤处隐约,虽乘云行泥,栖宿不同,每有西风,何尝不叹。’”云在天,泥在地。后以“云泥”比喻相去甚远,差别很大。南朝 梁荀济《赠阴梁州》诗:“云泥

  • 揭箧

    源见“胠箧”。指偷盗。也喻抄袭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指瑕》:“又制同他文,理宜删革。若排人美辞,以为己力,宝玉大弓,终非其有。全写则揭箧,傍采则探囊。”【词语揭箧】   汉语大词典:揭箧

  • 如汤灌雪

    同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.王言》: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见“如汤沃雪”。《孔子家语·王言》“则民之弃恶,如汤之灌雪焉。”【词语如汤灌雪】  成语:如汤灌雪汉语大词典:如汤灌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