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庶人:老百姓。议:非议,批评。 天下太平,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宋书.王敬弘传》:“太祖尝问为政得失,敬弘对曰: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。’上高其言。”宋.徐度《却扫编》卷中:“梦得闻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今举籍上书之人名氏刻之于石,以昭示来世,恐非所以彰先帝之盛德也。”明.伍袁萃《贻安堂稿.丝集.议事篇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自古明盛之世,圣人可谤,又未尝不可以议。”清.金圣叹《水浒传》一回批文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天下无道,则庶人议矣。”清.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十二》:“汉宋太学之士皆得上书,明初耆老皆得召见,往往关系国家大计,公议无不上达,斯私议息。夫是之谓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’也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.田军作〈八月的乡村〉序》:“人民在欺骗和压制之下,失了力量,哑了声音,至多也不过有几句民谣。‘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’。就是秦始皇、隋炀帝,他会自承无道么?百姓就只好永远箝口结舌,相率被杀被奴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营蝇斐锦

    源见“青蝇营营”。又《诗.小雅.巷伯》:“萋兮斐兮,成是贝锦。彼谮人者,亦已大甚。”郑玄笺:“喻谗人集作己过以成于罪,犹女工之集采色以成锦文。”后因以“营蝇斐锦”比喻谗人颠倒黑白,诽谤诬陷,入人于罪。

  • 两耳垂肩

    《三国志.蜀先主传》:“〔先主〕身长七尺五寸,垂手下膝,顾自见其耳。”后因以“两耳垂肩”为富贵之相。鲁迅《伪自由书.文字上的折扣》:“譬如说罢,称赞贵相是‘两耳垂肩’。”【词语两耳垂肩】  成语:两耳

  • 啮毡

    同“啮雪吞毡”。宋苏轼《次韵郑介夫》之一:“相与啮毡持汉节,何妨振履出商音。”【词语啮毡】   汉语大词典:啮毡

  • 文不加点

    《文选.祢衡.鹦鹉赋序》:“衡因为赋,笔不停缀,文不加点。”《初学记》十七引汉.张隐《文士传》:“吴郡张纯少有令名,尝谒骠骑将军朱据,据令赋一物然后坐,纯应声便赋成,文不加点。”《后汉书.祢衡传》;“

  • 汉使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汉张骞出使西域所乘的船只。唐元稹《感石榴二十韵》:“何年安石榴,万里贡榴花。迢递河源道,因依汉使槎。”

  • 雪似盐

    源见“咏絮”。以盐比雪,咏雪佳喻。唐李贺《马诗》之二:“腊月草根甜,天街雪似盐。”

  • 拔宅上升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十四《许真君》引《十二真君传》:“许真君拔宅上升,惟车毂锦帐堕故宅。”拔宅上升是道家用语,常指因修链得,全家同升仙界。元.宋无《许山人》诗:“仙诏未颁迟拔宅,家资犹恋一溪桃。”见“拔宅飞

  • 洛社耆英

    同“洛阳耆英会”。宋卫宗武《满江红.寿野渡》词:“渐入唐人诸老画,可追洛社耆英集。”

  • 解佩江滨

    同“汉皋解佩”。南朝 陈江总《宛转歌》:“已言采桑期陌上,复能解佩就江滨。”

  • 怀瑜

    同“怀瑾握瑜”。清方文《赠顾匠先兄弟》诗:“令弟亦怀瑜,出入肩相随。”【词语怀瑜】   汉语大词典:怀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