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不言而四时行,百物生

天不言而四时行,百物生

四时:春、夏、秋、冬。 天不说话而四季照常运行,万物照常生长。 比喻为政不在多言。语出《论语.阳货》:“天何言哉?四时行焉,万物生焉。天何言哉?”后多引作〔天不言而四时行,百物生〕。《汉书.王吉传》:“凡南面之君何言哉?天不言,四时行焉,百物生焉。愿大王察之。”唐.李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“天不言而四时行,地不言而百物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伶伦管

    源见“伶伦凤律”。美称箫笛类管乐器。唐张祜《叙诗》:“伶伦管尚在,此律谁能吹?”

  • 倡荡之姬

    《古诗十九首.青青河畔草》:“昔为倡家女,今为荡子妇。”后因以“倡荡之姬”借称从良的妓女。唐白行简《李娃传》:“倡荡之姬,节行如是,虽古先烈女,不能逾也。”

  • 求槟榔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:“穆之少时家贫,诞节嗜酒食,不修拘检。好往妻兄家乞食,多见辱,不以为耻。其妻江嗣女,甚明识,每禁不令往。江氏后有庆会,属令勿来,穆之犹往。食毕,求槟榔,江氏兄弟戏之曰:‘槟榔消食,

  • 嘑蹴

    同“嘑尔蹴尔”。清朱锡绶《幽梦续影》:“宁受嘑蹴之惠,勿受敬礼之恩。”清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三回:“宁可忍饥受饥,使性出门,不肯受那嘑蹴之食。”【词语嘑蹴】   汉语大词典:嘑蹴

  • 言之太甘,其中必苦

    原意是指对人说话过于好听,其中必有苦衷。后则泛指言辞过于悦耳,其中必有不良企图。公元前660年,晋献公听信宠姬骊姬谗言,令太子申生率兵攻打东山狄人。晋兵到达稷桑后,狄人军队出来迎战,申生打算就势打上一

  • 乔迁之喜

    《诗.小雅.伐木》:“伐木丁丁,鸟鸣嘤嘤,出自幽谷,迁于乔木。”乔木:高大的树木。后用“乔迁之喜”贺人迁居或升官。茅盾《我走过的道路》:“四月十一日,鲁迅从北四川路底公寓迁往施高塔路大陆新村,十四日我

  • 王亭谢馆

    同“王谢乌衣”。宋辛弃疾《汉宫春.会稽蓬莱阁怀古》词:“君不见,王亭谢馆,冷烟寒树啼乌。”

  • 林下风

    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谢遏绝重其姊。张玄常称其妹,欲以敌之。有济尼者,并游张谢二家,人问其优劣,答曰:‘王夫人神情散朗,故有林下风气;顾家妇清心玉映,自是闺房之秀。”后因称妇女闲雅超逸,潇洒朗畅的性格

  • 文母

    《诗.周颂.雝》:“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。”毛传:“文母,大姒也。”郑玄笺:“文德之母。”后以“文母”称颂后妃。《后汉书.邓骘传》:“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,为汉文母。”宋苏轼《上清储祥宫碑》:“允哲文母

  • 元方兄弟

    同“元方季方”。清董元恺《瑞龙吟.陈其年嘱题乌丝词》词:“荆溪第,共羡仲举儿郎,元方兄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