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头会箕敛

头会箕敛

头会(kuài快):按人头征税。箕敛:用簸箕装敛谷物作税收。此典指武臣说秦王朝横征暴敛,赋税苛重。后以此典比喻征收赋税苛重。武臣(?——前208年),陈县(今河南淮阳)人。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。张楚政权建立后,陈胜任命武臣为将军(统军高级武将),张耳、陈馀为左右校尉(武将军职,位次于将军),率军三千攻赵。由白马津(今河南滑县东北)渡黄河,连续攻下赵地十多城,发展到几万人。又招降三十多城,进占邯郸。经张耳、陈馀劝说,他自立为赵王,并违抗陈胜命令,拒绝援助周文。后为其部将李良所杀。当初,武臣等人行军,到达各县,对当地才能出众的人们说:“秦朝施行暴政酷刑来残害天下百姓,已经有几十年。北边有修筑长城之勤苦劳役,南边有防守五岭的长期兵役,内外骚动,百姓疲困,按人头征税、用簸箕敛谷物之横征暴敛,来供应军费开支,财穷力尽,民不聊生。加之苛法酷刑,使天下老少百姓不得安生”。此典又作“头会箕赋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9《张耳陈馀列传》2573页:“武臣等从白马渡河,至诸县,说其豪桀曰:‘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,数十年矣。北有长城之役,南有五岭之戌(秦始皇派五十万人防守五岭,指越城、都庞〔或作揭阳〕、萌渚、骑田、大庾五岭),外内骚动,百姓罢(pí皮,通“疲”)敝,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匮(kuì愧,缺乏)力尽,民不聊生。重之以苛法峻刑,使天下父子不相安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刘安等著《淮南子·汜论训》:“头会箕赋,输于少府。” 唐·魏徵等撰《隋书·五行志下》:“府库空竭,头会箕敛,天下怨叛,将士离心。” 宋·陆九渊《与辛幼安书》:“置民于囹圄、械系、鞭棰之间,残其支体,竭其膏血,头会箕敛,槌骨沥髓。”


并列 会,计算。按人头计算,用畚箕征收税谷。形容赋税苛重。语出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:“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贱天下……头会箕敛,以供军费,财力匮尽,民不聊生。”清·魏源《治篇》11:“甚至圆熟为才,模棱为德,画饼为文,养痈为武,~为富。”※会,不读作huì。箕,不读作qí。△贬义。多用于政治方面。→横征暴敛 苛捐杂税 ↔节用裕民。也作“头会箕赋”。


【词语头会箕敛】  成语:头会箕敛汉语词典:头会箕敛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山人

    源见“东山㈠”。指从军远征之人。汉王粲《从军》诗之二:“拊衿倚舟樯,眷眷思邺城。哀彼东山人,喟然感鹤鸣。”【词语东山人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山人

  • 逄萌杀羿

    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逄萌学射于羿,尽羿之道,思天下惟羿为愈己,于是杀羿。”相传古代逄萌拜羿为师,学习射箭神技。等他把羿的本领学到手后,心思天下只有羿的射技比自己强,于是便用木棍击杀了羿。后因以“逄萌杀

  • 漉瓮头糟

    同“漉春醅”。唐姚合《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》诗:“头巾何所值,且漉瓮头糟。”

  • 望尘莫及

    亦作望尘不及,原指奔驰而过,追赶不及,后比喻人进展快,自己远远落后。赵咨,字文楚,东郡燕(今河南滑县)人。桓帝延熹元年(158年),以学行为时人所重,为博士;灵帝时,迁敦煌太守,又迁东海相。在他道经荥

  • 拈花

    同“拈花一笑”。清钱谦益《寄严道彻太守》诗:“蒲团已悟拈花案,尺素争传倒薤书。”清 和邦额《夜谭随录.闵预》:“学簪花而舍拈花,何为不可;倩贝叶以充红叶,何便如之?”【词语拈花】   汉语大词典:拈花

  • 舜讴歌

    同“帝舜歌”。唐杜甫《怀锦水居止》诗之一:“军旅西征僻,风尘战伐多。犹闻蜀父老,不忘舜讴歌。”

  • 前车之鉴

    《荀子.成相》:“前车已覆,后未知更何觉时。”《大戴礼记.保傅》:“鄙语曰……前车覆,后车诫。”汉刘向《说苑.善说》:“《周书》曰:‘前车覆,后车戒’,盖言其危。”后以“前车之鉴”比喻以往的失败,后来

  • 有意种花花不发,无心插柳柳成阴

    见〔着意栽花花不发,等闲插柳柳成阴〕。

  • 评月旦

    同“汝南月旦”。清查慎行《哭王右朝》诗:“好事谁还评月旦,馀生吾久负居诸。”

  • 金科玉律

    《文选.扬雄〈剧秦美新〉》:“懿律嘉量,金科玉条。”李善注:“金科玉条,谓法令也。言金玉,炎之也。”本是形容法律条文的完善。今多指不可变更的条规。书多作“金科玉律”。见“金科玉条”。张贤亮《小说中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