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:常。 一个国家,在国外没有与之抗衡的邻国和外患的忧惧,经常容易被灭亡。 意谓多难可以兴邦,安逸适足以亡国。语出《孟子.告子下》:“入则无法家拂士.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
宋徐梦莘《三朝北盟会编》卷六六:“先是术者言京城如卧牛,贼至必击善利、宣化、通津三门,善利门其首也,宣化门其项也,通津门在善利 宣化之间,而此三门者贼必攻之地。后如其言。”后因以“卧牛城”称宋代汴京(
源见“雁塔题名”。指进士考试高中。宋林逋《喜侄宥及第》诗:“闻喜宴游秋色雅,慈恩题记墨行清。”【词语慈恩题记】 成语:慈恩题记汉语大词典:慈恩题记
《诗经.邶风.旄丘》:“琐兮尾兮,流离之子。”毛亨传:“琐尾,少好之貌;流离,鸟也。少好,长丑。始而愉乐,终以微弱。”琐尾,少时美好;流离,枭的别名。据说,枭幼小时十分可爱,长大后却很丑恶。后世多以“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嵇中散临刑东市,神气不变。索琴弹之,奏《广陵散》。曲终,曰:‘袁孝尼尝请学此散,吾靳固不与,《广陵散》于今绝矣!’”“广陵散”,本为琴曲名。后亦称事无后继、已成绝响
同“水漫金山”。鲁迅《坟.论雷峰塔的倒掉》:“〔法海〕便把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,白蛇娘娘来寻夫,于是就水满金山。”见“水漫金山”。鲁迅《坟·论雷峰塔的倒掉》“(法海禅师)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,白蛇
不遑:没有闲暇。启处:意即安居。 言无暇安居。语出《诗.小雅.采薇》:“王事靡盬,不遑启处。”《左传.襄公八年》:“敝邑之众,夫妇男女,不遑启处,以相救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四:“匹夫百亩一室,不遑启
源见“后来居上”。喻指资历浅而官位高者。清赵翼《七十自述》诗之十八:“胸中五岳平犹起,头上千薪积已高。”
源见“尹邢避面”。指美人,喻品性美好的人。清毛奇龄《长歌送颜泰扬北征》:“卞玉谁教暗里投,邢颜却被宫中妒。”
同“北窗高卧”。唐钱起《衡门春夜》诗:“宁唯北窗月,自谓上皇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