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干方

干方

《诗.大雅.韩奕》:“干不庭方,以佐戎辟。”后以“干方”谓安定和治理国家。《晋书.王浑传》:“今陛下出攸之国,假以都督虚号,而无典戎干方之实,去离天朝,不预王政。”


【词语干方】   汉语词典:干方

猜你喜欢

  • 亲痛仇快

    比喻做事要顾全大局,不要做出使自己人痛心,而使敌人高兴的事。朱浮(事迹见前“辽东豕”条)与渔阳太守彭宠交恶,彭宠派兵攻打朱浮。朱浮因致书对其加以指责,信中说:“目前天下刚刚统一,人心大都盼望安定,只有

  • 人生贵适志,何要名爵乎

    人生最难得的是顺适自己的志趣,而不需追求名誉官爵。《晋书.张翰传》:“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‘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!’”

  • 后顾之虑

    见“后顾之忧”。宋·刘奕《上韩范二招讨书》:“贼无~,长驱而来。【词语后顾之虑】  成语:后顾之虑

  • 化龙东骛

    源见“五马渡江”。指王室南奔,建立帝业。唐李善《上〈文选〉注表》:“长离北度,腾雅咏于圭阴;化龙东骛,煽风流于江左。”

  • 车轨共文

    源见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。谓车同轨,书同文。表示国家统一。南朝 梁江淹《萧骠骑让封表》之三:“昔南楚偏君,鄢 郢小政,执珪柱国,尚不轻授,况车轨共文,四溟同宅。”并列 车同轨,书同文。指统一。南朝梁·江

  • 思误字

    《北齐书.邢邵传》:“有书甚多,而不甚雠校。见人校书,常笑曰:‘何愚之甚!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,焉能始复校此。且误书思之,更是一谪(通擿,音zhé惩罚。)。”邢邵原意为反对校雠文字,后用为钻故纸堆,做文

  • 照国珠

    源见“魏车委照”。喻指治国谋略。明高启《赠杨荥阳》诗:“手持照国珠,胸出补衮线。”

  • 一夔应足

    源见“夔一足”。谓人才难得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》词:“叹只今人物,一夔应足。”

  • 管宁栖辽海

    《三国志.管宁传》:“天下大乱,〔管宁〕闻公孙度令行於海外,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。度虚馆以候之。既往见度,乃庐于山谷。时避难者多居郡南,而宁居北,示无迁志,后渐来从之。”裴松之注引晋傅玄《傅子》

  • 大堤

    《乐府诗集》卷四十八《襄阳乐》题解引《古今乐录》:“《襄阳乐》者,宋随王诞之所作也。诞始为襄阳郡,元嘉二十六年仍为雍州刺史,夜间诸女歌谣,因而作之,所以歌中有‘襄阳来夜乐’之语也。”其第一曲为:“朝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