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作“云谲波诡”。云气水波相互变化。以后转为文章起伏变化,巧妙无极的意思。汉代扬雄《甘泉赋》:“于是大厦云谲波诡,摧嗺而成观。仰挢首以高视兮,目冥洵而亡见。”摧嗺:叹词,嗟也。摧,通“嗤”。挢首:举起
《列子.周穆王》:“周穆王时,西极之国有化人来。……化人以为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,……穆王乃为之改筑……五府为虚,而台始成,其高千仞,临终南之上,号曰中天之台。”化人,会幻术的人。据《翻译名义集》卷七
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“昔者田子方(战国时魏人)出,见老马于道,喟然有志焉,以问于御者曰:‘此何马也?’御曰:‘故公家畜也,罢(疲,因衰老而乏力的意思)而不为用,故出放之也。’田子方曰:‘少(音s
源见“吴市隐”。美称弃官隐遁者。叶玉森《水调歌头.挽贲湖许荻村先生》词:“谁识市门仙尉,自表村人墓字,即此足千秋。”
汉代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当此之时,齐有孟尝,赵有平原,楚有春申,魏有信陵,此四君者,皆明智而忠信,宽厚而爱人,尊贤而重士。”史又称为“四公子”或“四豪”。
源见“秦嘉书”。表现夫妻相思之情。唐韩偓《寄恨》诗:“秦钗枉断长条玉,蜀纸虚留小字红。”【词语秦钗】 汉语大词典:秦钗
《楞严经》:“彼人当以琉璃笼眼,当见山河,见琉璃不(否)?”佛经《楞严经》中说:人若以琉璃罩在眼上,可以看到大好河山,但是却看不到琉璃。后以此比喻见远不见近,能见他人,却不能见本身。清.钱曾《秋夜宿破
《左传.隐公元年》:“天子七月而葬,同轨毕至。”晋.杜预注:“言同轨,以别四夷之国。”同轨,本指车轨相同,引申为同一、一统的意思。此处说同轨,是指华夏文同之诸侯国。古代天子死后,海内文同的诸侯国都要在
源见“雁足书”。谓信使传送好信息。宋苏辙《次韵柳子玉谪官寿春》:“草圣诗豪并神速,数因南雁惠佳音。”
《易.系辞下》:“《易》曰:‘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凶。’言不胜其任也。”餗( ㄙㄨˋ sù 速):鼎里的食物。意思是鼎足断,鼎里的食物也倒翻。后以“折足覆餗”喻力不胜任,必至败事。【词语折足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