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扑朔迷离

扑朔迷离

乐府诗集.木兰诗之一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扑朔,兔脚毛蓬松;迷离,指兔眼睛眯缝。在兔齐跑时即难辨其雌雄。一说,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。后以“扑朔迷离”形容事物错综复杂,不易看清真相。清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.无题诗》:“钩辀格磔浑难语,扑朔迷离两不真。”王蒙《歌神》:“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,却唤起了我的希望。”


并列 扑朔,四脚搔爬。迷离,两眼眯缝。原指扑朔的雄兔、迷离的雌兔在地上跑时就难辨雄雌。现形容事物错综复杂,真相难明。语本《乐府诗·木兰辞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!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这~的说法,更增加两人关系的暖昧性。”△多用于形容不易一下弄清楚的事情。→变幻莫测↔一目了然。 也作“迷离扑朔”。


解释扑朔:指雄兔脚毛蓬松。迷离:指雌兔眼睛眯缝。雌雄兔子本来各有不同的特征,但在奔跑时却难辨其雌雄。也有人认为,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,或兔子奔跑迅速貌。后形容事物错综复杂,不易看清真相。

出处《木兰诗》: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。两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。”

花木兰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,当时北方以游牧为生的柔然国不断南侵,北魏被迫不断征兵进行防卫和征伐。在征兵的名册中,花木兰的父亲名列其中,但是父亲年事已高,而弟弟年又太幼,木兰只得女扮男装,代父从军。她早晨告别爹娘,随军开拔,晚上就住在了黄河岸边。在苍茫的暮色中,在黄河的轰鸣和战马的嘶叫中,木兰做好了奋战报国的准备。随后的十年中,花木兰身经百战,喋血疆场,取得了无数的战功。战后皇帝想要赏赐她,封她为官,但她拒绝了赏赐,也不愿为官,在战友的陪伴下回到了故乡。令人惊叹的是,十年来生死与共的战友直到这时才知道,勇敢坚强的花木兰原来是个女儿身。《木兰诗》的作者由衷地感叹道:雄兔脚毛蓬松,雌兔眼睛眯缝,但两只兔子趴在地上奔跑时,又怎能辨别出雌雄呢?

近义错综复杂

例句

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,却唤起了我的希望。


【词语扑朔迷离】  成语:扑朔迷离汉语词典:扑朔迷离

猜你喜欢

  • 君家果

    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梁国杨氏子,九岁,甚聪惠。孔君平诣其父,父不在,乃呼儿出,为设果。果有杨梅,孔指以示儿曰:‘此是君家果。’儿应声答曰:‘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。’”孔君平,即孔坦,字君平。夫子,对男

  • 吹箫伴

    同“吹箫伴侣”。唐刘禹锡《赠东岳张炼师》诗:“云衢不要吹箫伴,只拟乘鸾独自飞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试敛听琴心,来访吹箫伴。为语玉蟾蜍,清光今夜满。”

  • 贤臣入梦

    源见“拔才岩穴”。指君王求得贤臣的梦兆。北周庾信《武丁迎傅说赞》:“躬劳版筑,有弊韦衣。贤臣入梦,天赐无违。”

  • 淮南拔宅

    源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指得道升仙。清魏源《走笔送姚梅伯归四明》诗:“淮南拔宅云中鸡,回头大笑人世非。”

  • 嫁狗随狗

    封建道德规定女子嫁人,必须“从一而终”,即使嫁了狗,也得随狗一生。宋庄季裕《鸡肋编》卷下:“杜少陵《新婚别》云:‘鸡狗亦得将’,世谓谚云‘嫁得鸡逐鸡飞,嫁得狗逐狗走’之语也。”后人又用“嫁狗随狗”比喻

  • 碧玉

    源见“小家碧玉”。借称小户人家年轻貌美的少女。清赵翼《垂杨》诗:“红绡枉自思公子,碧玉仍怜嫁小家。”【词语碧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碧玉

  • 击壤鼓腹

    源见“击壤歌”。又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知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”原谓人民吃得饱,有余闲游戏。后以“击壤鼓腹”称颂太平盛世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景祐三年》:“为致治之本

  • 直挂云帆济沧海

    直:迳直,直接。云帆:形容帆大如云。济:渡。 迳直挂上云帆,横渡沧海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 形容追求理想,一往无前的气势。语出唐.李白《行路难三首之一》: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”朱晴方《难

  • 随步金莲

    源见“金莲步”。指南朝 齐 东昏侯为潘妃行地贴上的金莲花。极言其生活淫逸奢侈。宋贺铸《好女儿.绮筵张》词:“记六朝、旧数闺房秀,有长圆璧月,永新琼树,随步金莲。”

  • 温舒截蒲

    《汉书.路温舒传》:“父为里监门,使温舒牧羊,温舒取泽中蒲,截以为牒,编用写书。”后以“温舒截蒲”谓就地取材勤苦练书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.书记》:“牒者,叶也。短简编牒,如叶在枝,温舒截蒲,即其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