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文翁教授

文翁教授

汉书.文翁传》:“文翁卢江舒人也。少好学,通《春秋》,以郡县吏察举。景帝末,为蜀郡守,仁爱好教化。见蜀地辟(通僻)陋有蛮夷风,文翁欲诱进之,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,遣诣京师,受业博士,或学律令。减省少府(古代管理财政的机构)用度,买刀布蜀物,赍计吏(上计簿的官吏)以遗博士。数岁,蜀生皆成就还归,文翁以为右职(郡中高职),用次察举,官有至郡守刺史者。又修起学官(学之官舍)于成都市中,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,为除更繇(更,汉代指轮流更替服兵役;繇,同徭,即徭役),高者以补郡县吏,次者为孝弟力田(孝弟力田,为汉代官名,简称孝弟)。常选学官童子,使在便坐(别坐,非正廷)受事。每出行县,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,使传教令,出入闺阎(内中小门,此指门户)。县邑吏民见而荣之,数年,争欲为学官弟子,富人至出钱以求之。繇(通由)是大化。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。至武帝时,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,自文翁之始云。”

汉时文翁在四川做官时,非常重视教育。他兴办学校,选拔青年到京城去培养造就。又革除“更徭”,更选拔一些年轻人到地方工作实践中去锻炼,蜀川的风化因此而大变。后因以“文翁”为称颂循吏的典故。汉.李翕(音xì)《析里桥郙fǔ阁颂》:“佥(众人,大家)曰大(通太,泰)平兮,文翁复存。”(见《隶释》四)唐.王维《送梓州李使君》诗:“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贤。”诗句以文翁比拟李使君。这两句意思是说:梓州地虽僻陋,但在丰衣足食后,也可施以教化,文翁不以民俗难治而动摇自己的决心,想梓州人民也不会倚仗前贤而翻改文翁广施教授之道,而不遵你李使君的政令吧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余烬复燃

    见“死灰复燃”。《野叟曝言》5回:“素臣见尚有火光,则火之歇脚。素臣可惜火小,刘大更欲烧尽普天下僧寺。复从火后创出奇论,几使~,烧天灼地。”【词语余烬复燃】  成语:余烬复燃汉语大词典:余烬复燃

  • 天末招魂

    参见:鸟降筵

  • 侏儒

    源见“索米长安”。借指庸碌小人。清钱谦益《送郭中书赵督师袁公幕》诗:“丈夫九尺身,岂肯随侏儒。”【词语侏儒】   汉语大词典:侏儒

  • 一人敌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夫抚剑疾视,曰:‘彼恶敢当我哉!’此匹夫之勇,敌一人者也。”后以“一人敌”指剑术。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剑,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偏正 指只能对抗一个人。语本《孟子·梁惠王

  • 就日瞻云

    《史记.五帝本纪》:“帝尧者,放勋。其仁如天,其知如神。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尧,名放勋,史称唐尧,他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,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极有德行的部落联盟首领。司马迁歌颂说,假如你要去接近

  • 胜国

    《周礼.地官.媒氏》:“凡男女之阴讼,听之于胜国之社。”郑玄注:“胜国,亡国也。”按,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,故称“胜国”。后因以指前朝。元张养浩《济南龙洞山记》:“历下多名山水,龙洞为尤胜……胜国(指宋

  • 安石妓

    参见:东山妓

  • 泪妆

    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泪妆》:“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颊,相号为泪妆。”《宋史.五行志三》:“理宗朝,宫妃……粉点眼角,名泪妆。”后以“泪妆”指宫妆之一。【词语泪妆】   汉语大词典:泪妆

  • 社燕秋鸿

    燕子春社时来,秋社时去;鸿雁秋时来,春时去。以此比喻刚刚相见,立即又相分别。宋代苏轼《送陈睦知潭州》诗:“有如社燕与秋鸿,相逢未稳还相送。”并列 春社之日燕来,秋社之日去雁,则春社之日去,秋社之日来。

  • 睟面盎背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,其生色也睟然,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睟(suì):润泽;盎:通泱、盛。“睟面盎背”,意谓仁义礼智内生于心,外则充满于身体各部,现于面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