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方召

方召

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莅止,其车三千,师干之试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采芑》,宣王南征也。”《诗.大雅.江汉》:“江 汉之浒,王命召虎,式辟四方,彻我疆土。”《诗》序:“《江汉》,尹吉甫美宣王也。能兴衰拨乱,命召公平淮夷。”毛传:“召公,召穆公也,名虎。”方 召,即指西周时助宣王中兴的方叔召虎。后借指国之重臣。唐李华《卢中郎斋居记》:“庙堂有风 力之臣,征镇皆方 召之老。”


【词语方召】   汉语词典:方召

猜你喜欢

  • 声泪俱下

    一边说,一边哭。形容非常悲痛。王彬,字世儒,琅邪临沂(今山东临沂)人,王导从弟。西晋末,中原大乱,随其兄王廙渡江南下,以司马睿荐为典兵参军,不久升为前将军。苏峻之乱平后,迁尚书右仆射,赐爵关内侯,卒于

  • 萱苏

    源见“萱草忘忧”。表示忘忧释劳。南朝 宋谢灵运《郡东山望溟海》诗:“萱苏始无慰,寂寞终可求。”南朝 陈徐陵《〈玉台新咏〉序》:“庶得代彼萱苏,微蠲愁疾。”【词语萱苏】   汉语大词典:萱苏

  • 战必胜,攻必取

    每次作战,没有不获胜的;每次进攻,没有攻不下的。 表示战斗力强,所向无敌。语出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”唐.张说《赠涼州都督郭君碑》:“树恩结信,立威用武,烜赫

  • 杖头

    同“杖头钱”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谋成》:“我每苦杖头告乏,取供潦倒。”【词语杖头】   汉语大词典:杖头

  • 众散亲离

    见“众叛亲离”。《隋唐演义》89回:“及至时运衰微,禄命将终之日,不但~,人心背叛,即魑魅魍魉也都来了,生妖作怪,播弄着你,所谓人衰鬼弄人是也。”【词语众散亲离】  成语:众散亲离

  • 击节称赏

    参见:击节叹赏见“击节称叹”。《宣和画谱·龙鱼·董羽》:“其汹涌澜翻,望之若临烟江绝岛间,虽咫尺汗漫,莫知其涯涘也。宋白为时闻人,一见~。”【词语击节称赏】  成语:击节称赏汉语大词典:击节称赏

  • 铁豸

    源见“獬豸冠”。指法冠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鄢赵争宠》:“牙牌紫绶两垂腰,铁豸金章逞贵豪。”【词语铁豸】   汉语大词典:铁豸

  • 尘飞沧海

    源见“沧海桑田”。喻世事反覆变迁。金吴激《春从天上来.感旧》曲:“舞彻中原,尘飞沧海,风雪万里龙庭。”

  • 浴凤池

    源见“凤凰池”。即凤凰池。指中书省。宋苏轼《秋兴》诗之三:“浴凤池边星斗光,宴馀香满上书囊。”【词语浴凤池】   汉语大词典:浴凤池

  • 公旦驾回

    参见:零雨回公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