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旗亭画壁

旗亭画壁

唐.薛用弱《集异记.王之涣》(卷二):“开元中,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齐名。……一日天寒微雪,三诗人共诣旗亭,贳(shì赊)酒小饮。”遇伶人聚宴讴歌,“昌龄等私相约曰:‘我辈各擅诗名,每不自定其甲乙,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,若诗入歌词多者,则为优矣。’俄而一伶拊节而唱,乃曰:‘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……’昌龄则引手画壁曰:‘一绝句。’……”三人均有诗入歌词。

后以“旗亭画壁”比喻评论诗人的高下,也用以比喻诗人聚会赛诗。

清.王士祯《三月晦日》诗:“新诗乐府谁多少,斗取旗亭画壁来。”


【典源】 唐·薛用弱 《集异记》 卷二:“开元中,诗人王昌岭、高适、王涣之齐名。时风尘未偶,而游处略同。一日天寒微雪,三诗人共诣旗亭,贳酒小饮。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燕。三诗人因避席隈映,拥炉火以观焉。俄有妙妓四辈,寻续而至,奢华艳曳,都冶颇极。旋则奏乐,皆当时之名部也。昌龄等私相约曰:‘我辈各擅诗名,每不自定其甲乙,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,若诗入歌词之多者,则为优矣。’俄而一伶拊节而唱,乃曰:‘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’昌龄则引手画壁曰:‘一绝句。’寻又一伶讴之曰:‘开箧泪沾臆,见君前日书。夜台何寂寞,’犹是子云居。’适则引手画壁曰:‘一绝句。’寻又一伶讴曰:‘奉帚平明金殿开,强将团扇共徘徊。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’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:‘二绝句。’涣之自以得名已久,因谓诸人曰:‘此辈皆潦倒乐官,所喟皆《巴人》、《下俚》之词耳,岂《阳春》、《白雪》之曲,俗物敢近哉!’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,曰:‘待此子所唱,如非我诗,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。脱是吾诗,子等当须列拜床下,奉吾为师。’因欢笑而俟之。须臾,次至双鬟发声,则曰:‘黄沙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 春风不度玉门关。”涣之即(ye)歈二子曰:‘田舍奴,我岂妄哉?’因大谐笑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开元年间,诗人王昌龄、高适、王之涣 (一作“涣之”) 交谊深厚,文坛齐名。一日天寒微雪,三人至酒楼小酌。当时恰逢众艺人在此聚饮演唱,于是相约,艺人演唱谁的诗作多,则谁的诗作为优。前三位艺人分别演唱了王昌龄的两首,高适的一首,王、高二人分别在墙壁上画了记号。王之涣认为自己成名已久,不服,言称前三人乃潦倒乐伎,所唱并不高雅。他指艺人中最佳者,打赌说如此人不演唱他的诗,就终身不敢与王、高二人争高下; 如演唱他的诗,则王、高二人须下拜而奉他为师。片刻,果然此人演唱了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。王之涣因此揶揄二人,三人一齐欢笑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文人雅集,饮宴赋诗。

【典形】 赌取黄河词、过旗亭、旗亭赌醉、旗亭画壁。

【示例】

〔赌取黄河词〕 清·王士禛《顾茂伦吴汉槎撰绝句诗》:“谁能更与尧峰叟,赌取黄河远上词。”

〔过旗亭〕 清·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七十五:“悔杀流传遗下女,自障纨扇过旗亭。”

〔旗亭赌醉〕 清·蒋春霖《渡江云》:“春风燕市酒,旗亭赌醉,花压帽檐香。”

〔旗亭画壁〕 清·王士禛《曹正子邀同家兄子侧》:“回首旗亭画壁时,重来已是十年迟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立雪程门

    同“程门立雪”。柳亚子《怀人诗十章》之一:“却愧鲰生百无似,也曾立雪到程门。”亦用以咏梅花傲雪挺立。清赵翼《梅花》诗:“单身立雪程门第,素面朝天虢国姨。”见“程门立雪”。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:“枚

  • 东窗计

    源见“东窗事发”。谓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。《剪灯新话.天台访隐录》:“建炎南渡多翻覆,泥马逃来御黄屋……东窗计就通和好,鄂王赐死蕲王老。”偏正 指谋害他人的阴谋诡计。明·瞿佑《剪灯新话·天台访隐录》:“

  • 班马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八年》:“齐师夜遁……邢伯告中行伯曰:‘有班马之声,齐师其遁。’”注:“班,别也。”春秋战国时,晋、齐交战。晋国大臣邢伯对中行伯说:听到齐军的马叫,齐国军队一定是夜里撤走了。班马指离群的

  • 归依

    佛家语。亦作皈依。谓归投依伏,舍邪法而修正法。《胜鬘经》:“一切法常住,是故我归依。《大乘义章.十》:“归投依伏,故曰归依。归依之相,如子归父;依伏之义,如民依王,如怯依勇。”《义林章.四本》:“归依

  • 冰清玉粹

    同“冰清玉洁”。《初学记》卷十七引晋 孙绰《原宪赞》:“原宪玄默,冰清玉粹。志逸九霄,身安陋术。”见“冰清玉洁”。晋·孙绰《原宪赞》:“原宪去兽,~。”【词语冰清玉粹】  成语:冰清玉粹汉语大词典:冰

  • 季诺如金

    源见“一诺千金”。形容诺言的信实可贵。唐黄滔《与沈侍御启》:“郑门若市,季诺如金。”

  • 窥御激夫

    《晏子春秋.内篇.杂上第二十五》:“晏子为齐相,出,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,其夫为相御,拥大盖,策驷马,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既而归,其妻请去(去,离婚)。夫问其故,妻曰:‘晏子长不满六尺,相齐国,名显诸侯

  • 融汇贯通

    同“融会贯通①”。秦牧《艺海拾贝.独创一格》:“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,都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汇贯通,发扬创造性。”见“融会贯通①”。秦牧《艺海拾贝·独创一格》:“郑板桥学习任何东西,都在继承优秀传统

  • 龙举

    同“龙去鼎湖”。明皇甫涍《雪山歌奉寄彭太保》:“龙举空悲剑舄藏,海南漠北俱萧瑟。”【词语龙举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举

  • 证玉臣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识真伪大体的贤能之臣。唐孟郊《送孟寂赴举》诗:“况当圣明主,岂乏证玉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