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无可无不可

无可无不可

原指孔子对于进退去留,没有成见,该怎样就怎样。后泛指对事依违两可,没有主见。孔子在提到古代逸民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等人时评论说,伯夷、叔齐不食周粟,可以说得上是不动摇自己的信念,不辱没自己的身分的了。柳下惠、少连到政府去作官,可以说得上不讲气节,辱没身分了。可是他们的言论合乎法度,行为经过思虑,当官又有什么可非议的呢?至于虞仲、夷逸这两个人,逃世隐居,说话毫无顾忌,行为廉洁,被废弃不用也是意中之事。我和他们不同,不认为他们做得对,也不认为他们做得不对。

【出典】:

论语·微子》:“逸民:伯夷、叔齐、虞仲、夷逸、朱张、柳下惠、少连。子曰:‘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,伯夷、叔齐与?’谓‘柳下惠、少连,降志辱身矣,言中伦,行中虑,其斯而已矣,谓‘虞仲、夷逸,隐居放言,身中清,废中权。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朱敦儒《樵歌》中《蓦山溪词》:“高谈阔论,无可无不可,幸遇太平年,好时节清明初破。” 清·曹雪芹:《红楼梦》第五十七回:“薛姨妈是个无可无不可的人,倒还易说。”


并列 没有什么可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,指什么都可以。语出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我则异于是,无可无不可。”《红楼梦》57回:“薛姨妈是个~的人。”△多用于对事物没有一定选择方面。→依违两可。也作“无乎不可”。


【词语无可无不可】  成语:无可无不可汉语词典:无可无不可

猜你喜欢

  • 慎终如始

    原作“慎终于始”。勉励、规劝他人或自己有始有终的话。商王太甲即位后,沉溺酒色,不理政事。大臣伊尹遂将其放逐于桐。三年后,太甲悔悟,才将他迎回为君并作《太甲》三篇对他进行规戒。伊尹说,比如登高,一定要从

  • 楚萍

    源见“楚江萍”。指吉祥之物。唐苏味道《九江口南济北接蕲春南与浔阳岸》诗:“风摇蜀柿下,日照楚萍开。”亦指甘美的水果。唐杜甫《独坐》诗之一:“暖老思燕玉,充饥忆楚萍。”【词语楚萍】   汉语大词典:楚萍

  • 无故弃麦

    同“高凤漂麦”。北周庾信《拟连珠》之三十:“是以扶风之高凤,无故弃麦;中牟之宁越,徒劳不眠。”

  • 妄下雌黄

    北齐.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勉学》:“校定书籍,亦何容易?自扬雄、刘向,方称此职耳。观天下书未遍,不得妄下雌黄。”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,博览群书,学问该洽。他的这番话是讲要注意增长学识,治学态度尤应严谨。雌

  • 不为五斗折

    同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不为五斗折,自无三径资。”

  • 厉兵

    同“厉兵秣马”。宋岳飞《奏乞复襄阳札子》:“臣今以厉兵饰士,惟俟可指期北向。”【词语厉兵】   汉语大词典:厉兵

  • 金不换

    形容佳墨的可贵。《渊鉴类函》卷二〇五引成老相《墨经》:“凡墨日日用之,一岁才减半分,如是者万金不换。”后因把墨称为‘‘金不换”。【词语金不换】  成语:金不换汉语大词典:金不换

  • 方寸乱矣

    西晋陈寿撰《三国志.蜀书.诸葛亮传》:“俄而表卒,琮闻曹公来征,遣使请降。先主在樊闻之,率其众南行,亮与徐庶并从,为曹公所追破,获庶母。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:‘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,以此方寸之地也。

  • 称体裁衣

    称( ㄔㄣˋ chèn 衬):适合。切合身体长短大小剪裁衣著,比喻事情做得符合需要,刚好合适。《南史.张融传》:“(高帝)手诏赐融衣曰:‘……今送一通故衣,意谓虽故,乃胜新也。是吾所着,已令裁减,

  • 北门草

    参见:北门学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