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暗箭伤人

暗箭伤人

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夏,公会郑伯(郑庄公)于郲(地名,《春秋》隐十一年作时来,《公羊传》作祁黎,地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),谋伐许(春秋时中原地区小国名,周时建国,姜姓,后被楚所灭)。郑伯将伐许,五月甲辰、授兵(颁发武器)于大宫(太庙)。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(公孙阏字子都,郑大夫,颍考叔也是郑庄公的大臣;车,兵车),颍考叔挟輈以走(輈,音zhōu,泛指车),子都拔棘以逐之(棘,古兵器名,通戟),及大逵,弗及,子都怒。秋七月,公会齐侯、郑伯伐许。庚辰,傅于许(傅,接近)。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(注:蝥弧,郑伯的旗名),子都自下射之,颠。瑕叔盈又以蝥弧登(瑕叔盈,郑大夫),周麾而呼曰:‘君登矣!’郑师毕登。壬午,遂入许。许庄公奔卫。”

春秋时,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,在太庙颁发武器。子都(公孙阏)与颍考叔因争夺兵车而发生争执。颍考叔夺了兵车就跑,子都拔戟追赶没有赶上,非常气愤。后来在七月间攻打许国时,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抢先登城,子都从城下放暗箭,颍考叔中箭坠城身亡。

后以“暗箭伤人”指乘人不备、暗下毒手。

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三十:“客问刘贡父(攽)曰:‘某人有隐过否?中司将鸣鼓而攻之。’贡父曰:‘中司自可鸣鼓儿,老夫难为暗箭子。’客笑而去。”《古今杂剧》元缺名《刘干病打独角牛》二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

主谓 比喻用阴谋陷害人。语本宋·刘炎《迩言》:“暗箭中人,其深次骨,人之怨也,亦必次骨,以其掩人所不备也。”高阳《粉墨春秋》14回:“但总是先警告,后行动。如今却成了百分之百的~;自是有损国格的一件事。”△贬义。暗中害人之语。 →含沙射影 为鬼为蜮 ↔明火执仗正大光明。也作“暗箭中人”、“暗器伤人”。


【词语暗箭伤人】  成语:暗箭伤人汉语词典:暗箭伤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非意相干

    干:冒犯,发难。不是故意为难。典出晋卫玠之事迹。卫玠(事迹见前)为人宽厚,不与人为敌。他认为别人有做得不对的地方,可以从情理上考虑而宽恕他;别人做了对自己不利的事,但并非有意为难,可以从道理上使自己得

  • 却瓜

    《北齐书.苏琼传》:“苏琼,字珍之,武强人也。……郡民赵颍,曾为乐陵太守,八十致仕归,五月初,得新瓜一双,自送来,颍恃年老,苦请,遂便为留,乃致于听事梁上,竟不剖。人遂竟贡新果,至门间,知琼瓜犹在,相

  • 龙方

    源见“医龙方”。指中医治病的良方。形容医术高超。明高启《赠医师王立方》诗:“龙方试后应多验,鹤骨癯来已欲仙。”

  • 黄龙约

    源见“清酒黄龙”。指盟约。唐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》:“于是广布朝恩,恭宣帝泽。申之以安抚,晓之以存亡。信重蛮陬,无负黄龙之约。”清 丘逢甲《久旱得雨初霁饮人境庐时闻和局将定》诗之

  • 乌署

    同“乌府”。唐中宗《授杨再思检校左台大夫制》:“伫因献替,兼肃权豪。宜分务于鸾扃,俾效能于乌署。”【词语乌署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署

  • 三里雾

    《后汉书.张楷传》:“〔楷〕性好道术,能作五里雾。时关西人裴优亦能为三里雾,自以不如楷,从学之,楷避不肯见。”三里雾,亦即浓雾,令人迷而不见的氛围环境,后用以借指道术。唐.李商隐《圣女祠》诗:“无质易

  • 韩家五鬼

    唐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穷鬼有五,其名曰:智穷、学穷、文穷、命穷、交穷。凡此五鬼,为吾五患,饥我寒我,兴讹造讪。”后用为厄运、困境的典故。宋蒋捷《贺新郎.乡士以狂得罪赋此饯行》词:“据我看来何所以,一似韩

  • 夙夜不懈

    见〔夙夜匪懈〕。见“夙夜匪懈”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录》:“其读书~,肃奇之。”【词语夙夜不懈】  成语:夙夜不懈汉语大词典:夙夜不懈

  • 桑中之喜

    源见“桑中”。指男女不依礼法的结合。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:“申叔跪从其父,将适郢,遇之,曰:‘异哉!夫子有三军之惧,而又有桑中之喜,宜将窃妻以逃者也。’”杨伯峻注:“此借用‘桑中’一词,暗指巫臣与夏姬私

  • 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

    有贤德的人居于掌权的地位,有才干的人就任合适的职务。 形容国家政治清明,用人惟才,用人惟贤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,国家闲暇,及是时,明其政刑。虽大国,必畏之矣。”宋.陈亮《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