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暗箭伤人

暗箭伤人

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夏,公会郑伯(郑庄公)于郲(地名,《春秋》隐十一年作时来,《公羊传》作祁黎,地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),谋伐许(春秋时中原地区小国名,周时建国,姜姓,后被楚所灭)。郑伯将伐许,五月甲辰、授兵(颁发武器)于大宫(太庙)。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(公孙阏字子都,郑大夫,颍考叔也是郑庄公的大臣;车,兵车),颍考叔挟輈以走(輈,音zhōu,泛指车),子都拔棘以逐之(棘,古兵器名,通戟),及大逵,弗及,子都怒。秋七月,公会齐侯、郑伯伐许。庚辰,傅于许(傅,接近)。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以先登(注:蝥弧,郑伯的旗名),子都自下射之,颠。瑕叔盈又以蝥弧登(瑕叔盈,郑大夫),周麾而呼曰:‘君登矣!’郑师毕登。壬午,遂入许。许庄公奔卫。”

春秋时,郑庄公准备攻打许国,在太庙颁发武器。子都(公孙阏)与颍考叔因争夺兵车而发生争执。颍考叔夺了兵车就跑,子都拔戟追赶没有赶上,非常气愤。后来在七月间攻打许国时,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抢先登城,子都从城下放暗箭,颍考叔中箭坠城身亡。

后以“暗箭伤人”指乘人不备、暗下毒手。

宋.邵博《闻见后录》卷三十:“客问刘贡父(攽)曰:‘某人有隐过否?中司将鸣鼓而攻之。’贡父曰:‘中司自可鸣鼓儿,老夫难为暗箭子。’客笑而去。”《古今杂剧》元缺名《刘干病打独角牛》二:“孩儿也,一了说明枪好躲,暗箭难防。”


主谓 比喻用阴谋陷害人。语本宋·刘炎《迩言》:“暗箭中人,其深次骨,人之怨也,亦必次骨,以其掩人所不备也。”高阳《粉墨春秋》14回:“但总是先警告,后行动。如今却成了百分之百的~;自是有损国格的一件事。”△贬义。暗中害人之语。 →含沙射影 为鬼为蜮 ↔明火执仗正大光明。也作“暗箭中人”、“暗器伤人”。


【词语暗箭伤人】  成语:暗箭伤人汉语词典:暗箭伤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楼兴

    同“南楼佳兴”。清朱彝尊《水调歌头.送诸骏男赴楚抚幕》词:“不浅南楼兴,谁共倒染缸?”

  • 俗中人

    尘俗之中的人,意即寻常之人。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:“阮步兵丧母,裴令公往吊之。阮方醉,散发坐床,箕踞不哭。裴至,下席于地哭,吊唁毕便去。或问裴:‘凡吊,主人哭,客乃为礼;阮既不哭,君何为哭?’裴曰:‘阮

  • 破甑

    《后汉书.郭泰传》附孟敏事:“孟敏字叔达,钜鹿杨氏人也。客居太原。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(郭泰字)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已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,因劝令游学。”甑,古代用来煮饭的一种陶器。孟

  • 伯玉非

    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指自己过去所做与现今情况不适合者。明陈基《二十九日至淮安城南十五里述怀》诗:“添丁未办卢仝计,算老空知伯玉非。”

  • 黑头

    同“黑头公”。宋辛弃疾《水调歌头》词:“占古语,方人也,正黑头。”【词语黑头】   汉语大词典:黑头

  • 牛角书生

    源见“牛角挂书”。喻勤读之贫士。宋刘克庄《沁园春.答九华叶贤良》词:“牛角书生,虬髯豪客,谈笑皆堪折简招。”见“牛角挂书。”宋·刘克庄《沁园春·答九华叶贤良》:“~,虬髯豪客,谈笑皆堪折简招。”【词语

  • 遏云歌

    同“遏云声”。唐罗隐《春思》诗:“蜀国暖回溪峡浪,卫娘清转遏云歌。”【词语遏云歌】   汉语大词典:遏云歌

  • 九边

    明代北方9个军事要镇的合称。后为边境的泛称。明朝建立后,逃亡北方边塞以外的北元仍不时骚扰,严重危胁着明朝的统治。明太祖朱元璋为巩固北部边防,屡次派将北征,同时,还分封其子朱棣、朱权等统率重兵驻守北部边

  • 赠粟囷指

    源见“指囷”。谓慷慨解囊相助。唐杜甫《水宿遣兴奉呈群公》诗:“赠粟囷应指,登桥柱必题。”

  • 斗筲小人

    《论语.子路》:“〔子贡问孔子〕曰:‘今之从政者何如?’子曰:‘噫!斗筲之人,何足算也。’”斗,量器,容十升。筲,竹器,容二十升。后以“斗筲小人”指才识短浅、气量狭窄的小人。《资治通鉴.汉灵帝光和元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