杀伐之气
《孔子家语.辨乐》:“子路鼓琴,孔子闻之,谓冉有曰:‘甚矣由之不才也!夫先王之制音也,奏中声以为节,流入于南,不归于北。夫南者生育之乡,北者杀伐之域。故君子之音,温柔居中,以养生育之气……小人之音则不然,亢丽微末,以象杀伐之气。”
子路弹琴,音调亢厉而威猛。孔子认为这不是温柔居中的养生之气,而是充满杀伐之气的北方之声。后用为咏战乱之典。
唐.杜甫《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》诗:“耳闻读书声,杀伐灾仿佛。”
《孔子家语.辨乐》:“子路鼓琴,孔子闻之,谓冉有曰:‘甚矣由之不才也!夫先王之制音也,奏中声以为节,流入于南,不归于北。夫南者生育之乡,北者杀伐之域。故君子之音,温柔居中,以养生育之气……小人之音则不然,亢丽微末,以象杀伐之气。”
子路弹琴,音调亢厉而威猛。孔子认为这不是温柔居中的养生之气,而是充满杀伐之气的北方之声。后用为咏战乱之典。
唐.杜甫《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呈陆宰》诗:“耳闻读书声,杀伐灾仿佛。”
庖人:厨师。尸祝:古代主持祝祷的人。尊俎:盛酒载牲的器具。 厨师虽不下厨,主祭的人也不越位去代他来烹调。 意谓各人只办理自己分内的事。语出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庖人虽不治庖,尸祝不越尊俎而代之矣。”
唐.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下:“藏几淹留既久,忽念中国,洲人遂制凌风舸以送焉。激水如箭,不旬即达东莱(今山东莱阳一带)。”相传隋处士元藏几航海遇风,船沉没。他随浪漂流到一个海岛上。岛上人热情款待他,留他住
《荀子.劝学》:“南方有鸟焉,名曰蒙鸠,以羽为巢,而编之以发,系之苇苕。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。巢非不完也,所系者然也。”苕,苇花。蒙鸠将巢筑在芦苇之端,巢虽完美,但基础不固,故风至苕折,卵破子死,酿成祸
同“上竿鲇”。宋文珦《堪叹》诗:“当作凌霄鹤,休为上竹鲇。”
源见“伍胥潮”。谓忠直之臣遭谗遇害。唐李白《行路难》之三:“子胥既弃吴江上,屈原终投湘水滨。”
《诗经.小雅.斯干》:“如竹苞矣,如松茂矣。”相传这是周宣王建造宫殿时唱的诗,以颂扬王室家族之兴旺。旧时也作为新屋落成和祝人长寿的颂词。后因以“竹苞松茂”作为形容家族兴旺和祝人长寿之典故。明.范世彦《
见“久要不忘”。久要,旧约、旧交。《资治通鉴·晋元帝太兴三年》:“吾本夷狄,以慕义破家,君~,请相与共击末柸。”【词语不忘久要】 成语:不忘久要汉语大词典:不忘久要
《北史.李谧传》:“(谧)每曰:‘丈夫拥书万卷,何假南面百城!”遂绝迹下帷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。”北朝后魏.李谧,字永和,少好学,惟以琴书为业。他博通经书,周览百氏,屡辞征辟,是一位著述颇多
《史记.伯夷列传》: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二子也。父欲立叔齐,及父卒,叔齐让伯夷。伯夷曰:‘父命也。’遂逃去。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。”《史记.吴太伯世家》:“吴王寿梦有四子,第四子“季札贤而寿梦欲立之,
唐.李复言《续玄怪录》卷四《定婚店》:“杜陵韦固,少孤,思早娶妇,多岐,求婚不成。元和二年,将游清河,旅次宋城南店。客有以前清河司马潘昉女为议者,来日先明期于店西龙兴寺门。固以求之意切,旦往焉。斜月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