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傅粉何郎”。形容容颜白皙娇美。宋杨亿《休沐端居有怀希圣少卿学士》诗:“独忆当筵试汤饼,谪仙冰骨照人清。”
西汉.刘向《说苑.政理》载:战国时,魏文侯派西门豹去治理邺,嘱咐西门豹要亲自调查了解情况,不要轻信传闻。“文侯曰:‘……夫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之,不如足践之;足贱之,不如手辨之。人始入官,如入晦室
同“郎潜白发”。宋史达祖《齐天乐.白发》词:“涅了重缁,搔来更短,方悔风流相误。郎潜几缕,渐疏了铜驼,俊游俦侣。”
深切的了解,透彻的见地。《野叟曝言》第一○五回:“幼闻义方,长读经传,崇正辟邪之志,愈坚愈定,时以灭除老佛为念,深知灼见,确然无疑。”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见“真知灼见”。《野叟曝言》105回:“幼闻义方
源见“金谷堕楼人”。指美人死亡。亦借以咏叹落花。元郝经《落花》诗:“玉阑烟冷空千树,金谷香销漫一尊。”
同“如瓜枣”。宋刘辰翁《洞仙歌.寿仲甫》词:“也曾海上,啖如瓜大枣。”
源见“伯牙鼓琴”。指高妙的琴曲或诗作等。宋欧阳修《奉答厚甫见过宠示之作》诗:“戏君此是伯牙曲,自古常叹知音难。”
《礼记.学记》: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(道,此当指规律、事理)。”玉不经雕琢,不能成为器物;人不经过学习修养,不会成为有用之材。后因以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比喻必须经过锻炼培育,方能成就人才。汉
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伯夷,圣之清者也。”后以“清圣”指纯洁高尚的圣人。清陈确《死节论》:“《论》《孟》并亟称夷 齐,不一及死。孔序逸民,孟曰清圣,推求义蕴,二子生平,尽于此矣。”源见“中圣人”。称清酒
汉.刘向《列仙传》卷下《负局先生》:“负局先生者,不知何许人也。语似燕代间人。常负磨镜局,徇吴市中,衒磨镜,一钱因磨之,辄问主人,得无有疾苦者,辄出紫丸药以与之,得者莫不愈,如此数十年。后大疫病,家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