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东涂西抹”。指自己少年得意的时光。宋张孝祥《浣溪沙.再用韵》词:“细捻丝梢龙尾北,缓携纶旨凤池东。阿婆三五笑春风。”
源见“九畹”。指兰花。清陈维崧《采桑子.题兰花小册》词:“只有章华,沦落天涯,忍着灵均九畹花”。【词语九畹花】 汉语大词典:九畹花
同“倒屣迎宾”。唐王维《春过贺遂员外药园》诗:“画畏开厨走,来蒙倒屣迎。”宋孙光宪《北梦琐言》卷五:“唐进士曹唐,《游仙诗》才情缥缈。岳阳李远员外,每吟其诗而思其人。一日,曹往谒之,李倒屣而迎。”
《文选》卷四十三,三国魏.嵇叔夜(康)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素不便书,又不喜作书,而人间多事,堆案盈机,不相酬答,则犯教伤义,欲自勉强,则不能久。四不堪也。”三国魏人嵇康在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中自称不愿
见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”。《明史·列传第67》:“使贤于天下之事~。”【词语知必言,言必尽】 成语:知必言,言必尽
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。指远方的书信。唐杜牧《春思》诗:“绵羽啼来久,锦鳞书未传。”【词语锦鳞书】 汉语大词典:锦鳞书
同“开三面网”。唐骆宾王《兵部奏姚州破贼露布》:“而祝禽疏网,徒开三面之恩;毒虺挺妖,逾肆九头之暴。”
《史记.刺客列传》:“曹沫为鲁将,与齐战,三败北。鲁庄公惧,乃献遂邑之地以和。犹复以为将。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。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,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,桓公左右莫敢动,而问曰:‘子将何欲?’曹沫曰
源见“闻筝堕泪”。表示赞赏或感激。宋苏轼《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》之二:“不矜持汉节,犹喜揽桓须。”又《浣溪沙》词:“荐士已闻飞鹗表,报恩应不用蛇珠。醉中还许揽桓须。”【词语揽桓须】 汉
同“黄犬叹”。宋苏轼《雨中过舒教授》诗:“此生忧患中,一饷安闲处。飞鸢悔前笑,黄犬悲晚悟。”元张养浩《沉醉东风》曲:“李斯有黄犬悲,陆机有华亭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