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隐公三年》:“苟有明信,涧溪沼沚之毛,蘋繁蕴藻之菜,筐筥锜釜之器,潢污行潦之水,可荐于鬼神,可羞于王公。”孔颖达疏:“畜水谓之潢,水不流谓之污。”意谓只要诚信,即使潢污中的水也可以用来祭祀鬼神
同“王氏船”。宋梅尧臣《历阳过杜挺之》诗:“人说维摩居士病,我同王子雪舟来。”
有错误就改正,没有错误就加以勉励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“曾子曰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朱熹集注:“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,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雨盫
咫:古代长度单位,比尺小。原意为在很小的画幅中展现出寥廓深远的景象。后也比喻虽近在咫尺,犹如相隔万里,不能相见。萧贲,字文奐,出身皇族,萧昭胄之子,身高不足六尺,曾为湘东王法曹参军,后因讥笑湘东王下狱
《晋书.吴隐之传》:“初,隐之为奉朝请,谢石请为卫将军主簿。隐之将嫁女,石知其贫素,遣女必当率薄,乃令移厨帐助其经营。使者至,方见婢牵犬卖之,此外萧然无办。后至自番禺,其妻刘氏赍(赍音jī,带着,携带
源见“伏波聚米”。比喻指画形势,运筹决策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点烦》:“是以聚米为谷,贼虏之虚实可知;画地成图,山川之形势易悉。”见“聚米为山”。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点烦》:“是以~,贼虏之虚实可知;画地成
源见“陶白之资”。借指巨商大贾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擢才》:“结绿玄黎,非陶 猗不能市也。千钧之重,非贲 获不能抱也。”【词语陶猗】 汉语大词典:陶猗
同“三至之谗”。宋陈师道《谢傅监》诗:“三言移曾母,投杼公何如?”
同“筌蹄”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重言》:“意得则齐荃蹄之可弃,道乖则觉唱高而和寡。”【词语荃蹄】 汉语大词典:荃蹄
同“呼嵩”。宋范仲淹《老人星赋》:“又何必周王之梦九,而嵩岳之呼万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