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毛义捧檄

毛义捧檄

后汉书.刘平王望等传序》:“庐江毛义少节,家贫,以孝行称。南阳人张奉慕其名,往候之。坐定而府檄适至,以义守令,义捧檄而入,喜动颜色。奉者,志尚士也,心贱之,自恨来,固辞而去。及义母死,去官行服……后举贤良,公车征,遂不至。张奉叹曰:‘贤者固不可测。往日之喜,乃为亲屈也。斯盖所谓家贫亲老,不择官而仕者也。’”后因以“毛义捧檄”为孝子因养亲而出仕的典故。清冯桂芬《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》:“毛义捧檄色喜,固以家贫亲老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毛义》:“庐江毛义,性恭俭谦约,少时家贫,以孝行称。为安阳尉。南阳张奉慕其名,往候之。坐有顷,府檄适至,以义守令。义奉而入白母,喜动颜色。”《后汉书·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》亦载,后有“奉者,志尚士也,心贱之,自恨来,因辞而去。及义母死,去官行服。数辟公府,为县令,进退必以礼。后举贤良,公车征,遂不至。张奉叹曰:‘贤者固不可测。往日之喜,乃为亲屈也。斯盖所谓“家贫亲老,不择官而仕”者也。’”【今译】 后汉庐江人毛义,品行诚敬朴实,谦逊有礼,年轻时家贫,以孝敬母亲闻名,任安阳尉。南阳人张奉仰慕他的名声,去访问他。坐了有一会,府中文书正好下来,任命毛义代理县令。毛义捧着文书去告诉母亲,喜笑颜开。张奉是位操守高洁的士人,很看不起他这样子,觉得自己不该来,马上告辞。毛义母死后,毛义为母守孝。后来几次征召他,他都不去。张奉才明白,感慨说:“贤者真难以捉摸。过去做官那么欢喜,是为了扶养母亲。也就是所谓‘家贫亲老,不择官而仕’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示出仕为官。

【典形】 毛生捧檄、毛生檄、毛义檄、捧檄、捧檄南州、捧檄之禄、捧檄之操。

【示例】

〔毛生捧檄〕 明·陈子龙《送家大母还松江》:“方知李令陈情是,深悔毛生捧檄非。”

〔毛生檄〕 元·揭傒斯《送人归豫章》:“手持毛生檄,身着莱公衣。”

〔毛义檄〕 唐·温庭筠《感旧陈情五十韵》:“宦无毛义檄,婚乏阮修钱。”

〔捧檄〕 唐·元稹《追封李逢吉母王氏等》:“贫则有啜菽之欢,仕则有捧檄之庆。”

〔捧檄南州〕 宋·陈师道《送傅子正宣义》:“请缨北阙非无意。捧檄南州且为亲。”


【词语毛义捧檄】   汉语词典:毛义捧檄

猜你喜欢

  • 丈人行

    对年长者的尊称,犹今之称老前辈。《史记.匈奴列传》:“单于初立,恐汉袭之,乃自谓:‘我儿子,安敢望汉天子!汉天子,我丈人行( ㄏㄤˊ háng 杭)也。’”唐代杜甫《李潮八分小篆歌》:“岂知吾甥不

  • 政出多门

    门,门户,宗派。政出多门,形容主张不一致,各行其是。公元前529年,晋昭公邀诸侯会盟于平丘。在盟会上,郑国大夫子产力争向晋国少纳贡赋。他说,诸侯之间休息甲兵,不搞战争,是好事。但是作为霸主的晋国催征贡

  • 深根固柢

    亦作深根固蒂,后作根深蒂固。谓根基深固而不可动摇。老子认为,有了治国的根本,统治可以长久维持。这就叫作根扎的深,柢生的牢,延长生命的原则。【出典】:《老子》59章:“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。是谓深根固柢,

  • 温家镜

    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指订婚聘礼。《天雨花》十七回:“今朝愿上温家镜,望俯赐良缘感大恩。”【词语温家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家镜

  • 驾长风

    同“乘风破浪”。清陈沂震《云安》诗:“水折山纡路欲穷,何曾破浪驾长风。”

  • 千闻不如一见

    见〔百闻不如一见〕。其他耳闻千次,不如亲眼见一次。《陈书·萧摩诃传》:“(侯)安都谓摩诃曰:‘卿骁勇有名,~。’”△常用以说明亲身的体验胜过未经体验的感受。【词语千闻不如一见】  成语:千闻不如一见汉

  • 掷锡

    同“飞锡”。清毛奇龄《蛤上人还住湘溪》诗:“一从掷锡中峰去,二十年来溪路迷。”【词语掷锡】   汉语大词典:掷锡

  • 贞元旧谱

    同“贞元朝士无多”。谱,曲谱。元卢挚《鹊桥仙》词:“江山画图,楼台烟雨,满意云间金缕。饶他苏小更风流,便怎似、贞元旧谱。”【词语贞元旧谱】  成语:贞元旧谱汉语大词典:贞元旧谱

  • 天女投壶

    源见“玉女投壶”。称女子游戏。许之衡《一枝花.拟吴梅村听卞玉京弹琴》曲:“多少离鸾怨,别鹄愁,天女投壶碎玉瓯。”

  • 惠而好我

    惠而:即“惠然”。温顺貌。好( ㄏㄠˋ hào ):喜爱。 对我温柔又喜爱。 表示对自己非常友好。语出《诗.邶风.北风》:“惠而好我,携手同行。”南朝.齐.谢朓《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》:“惠而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