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灵蛇髻

灵蛇髻

宋.佚名《采兰杂志》:“汉末,甄后既入魏宫,宫庭有一绿蛇,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,不伤人。后(甄后)每梳妆,蛇则盘结为髻形于前。后因效而为髻,每日不同,号为灵蛇髻。”

三国魏文帝曹丕的甄皇后,梳妆时常有一口含赤珠的绿蛇在前面盘成髻状供她效仿,而且每天形状不同。甄后因此而能巧夺天工地梳成灵蛇髻。后因以“灵蛇髻”用为形容女子发型美的典故;亦指称一种发型。

清.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二十一回:“甄后的灵蛇髻……愈出愈奇,讲不尽了。”


【词语灵蛇髻】   汉语词典:灵蛇髻

猜你喜欢

  • 墨子泣丝

    主谓 墨子,墨翟,战国时人。墨子看见人家染丝而悲泣,因为蚕丝可任意染成各种颜色。比喻人的品性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。语本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墨子见练丝而泣之,为其可以黄可以黑。”[例]小俞由于跟别

  • 不抗不卑

    亦作“不卑不亢”。不高傲,不卑屈,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、得体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抗,今多作“亢”。见

  • 式遄其归

    式:乃。遄( ㄔㄨㄢˊ chuán ):迅速。 原意是很快回到镐京。 后泛指迅速归去。语出《诗.大雅.烝民》:“仲山甫徂齐,式遄其归。”宋.陆九渊《送宜黄何尉序》:“东阳何君坦尉宜黄,与其令臧氏

  • 胠笈

    同“胠箧”。宋周密《癸辛杂识续集.成都恶事》:“及扣黠者,则知此物探囊胠笈之具。”【词语胠笈】   汉语大词典:胠笈

  • 好色而不淫

    淫:过分。 旧指一些文学作品虽描写男女爱情,但并不过分。语出《史记.屈原列传》:“《国风》好色而不淫,《小雅》怨诽而不乱。”宋.杨万里《诚斋诗话》:“近世词人,闲情之靡,如伯有所赋,赵武所不得闻者,

  • 横流沧海

    源见“沧海横流”。比喻时世动乱不安。清 丘逢甲《陈伯潜学士以路事来粤相晤感赋》诗之一:“横流沧海无安处,故国青山有梦思。”【词语横流沧海】  成语:横流沧海

  • 赤鸟夹日

    《左传.哀公六年》:“是岁也,有云如众赤鸟,夹日以飞三日。”后因以“赤鸟夹日”为不祥之兆。《三国志.管辂传》“有鸣鹊来在阁屋上”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《管辂别传》:“赤鸟夹日,殃在荆楚。”主谓 红色

  • 冲冠怒发

    同“怒发冲冠”。《旧唐书.郑畋传》:“而畋冲冠怒发,投袂治兵,罗剑戟于樽前,练貔貅于阃外。”并列 形容极为愤怒。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而畋~,投袂治兵,罗剑戟于樽前,练貔貅于阃外。”△用于情感。也作“

  • 信口开河

    随口乱说。明.无名氏《渔樵闲话》一折:“似我山间林下的野人,无荣无辱,任乐任喜,端的是信口开河,随心放荡,不受拘束。”《红楼梦》三九回:“村老老是信口开河。”亦作“信口开合”。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二本

  • 三钱饮马

    源见“饮马投钱”。称美官吏廉洁不妄取。南朝 梁吴均《咏怀诗》之二:“二顷且营田,三钱聊饮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