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玉镜台

玉镜台

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借称求婚聘礼。唐李商隐《中元作》诗:“羊权须得金条脱,温峤终虚玉镜台。”《群音类选.犀佩记》:“好将聘物早持归,自有温郎玉镜台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温公丧妇,从姑刘氏,家值乱离散,唯有一女,甚有姿慧,姑以属公觅婚。公密有自婚意,答曰:‘佳婿难得,但如峤比云何?’姑云:‘丧败之余,乞粗存活,便足慰吾余年,何敢希汝比?’却后少日,公报姑云:‘已觅得婚处,门地粗可,婿身名宦,尽不减峤。’因下玉镜台一枚。姑大喜。既婚,交礼,女以手披纱扇,抚掌大笑曰:‘我固疑是老奴,果如所卜!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温峤丧妇,其姑母刘氏家中离散,身边只有一女,聪颖秀丽,姑母托温峤替女儿做媒。温峤自己很想娶这位表妹,便回答说:“佳婿难得,像我这样的人,可以吗?”姑母说:“兵荒马乱的年月,能吃口饱饭就心满意足了,怎敢想与你相近的?”几天之后,温峤告诉姑母说:“已为表妹找到男家,门第尚可,女婿官职不亚于我。”又取出一玉镜台作为聘礼,姑母十分高兴。结婚时,新郎新娘交拜成礼后,新娘分开纱扇一看,拍手大笑说:“我早就疑心是你,果不出所料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求婚事; 或用以咏镜。

【典形】 老奴持玉镜、温家玉镜台、玉镜架、玉镜台、玉台、玉台挂宝镜、择夫得温峤、温郎玉照台、奁有镜。

【示例】

〔老奴持玉镜〕 清·孙枝蔚《后名士悦倾城篇》:“老奴持玉镜,择婿何风流。”

〔温家玉镜台〕 唐·张紘《行路难》:“君不见温家玉镜台,提携抱握九重来。”

〔玉镜架〕 宋·李清照《上内翰綦公启》:“弟既可欺,持官文书来辄信; 身几欲死,非玉镜架亦安知?”

〔玉镜台〕 南朝梁·萧纲《同刘咨议咏春雪》:“思妇流黄素,温姬玉镜台。”

〔玉台〕 北周·庾信《鸳鸯赋》:“若乃韩寿欲婚,温峤愿妇,玉台不送,胡香未有。”

〔玉台挂宝镜〕 唐·李白《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》:“玉台挂宝镜,持此意何如?”

〔择夫得温峤〕宋·苏轼《孔毅父妻挽词》:“择夫得温峤,生子胜王济。”


【词语玉镜台】   汉语词典:玉镜台

猜你喜欢

  • 帝子痕

    源见“湘妃竹”。指泪痕。清曹申吉《楚南》诗:“楚南近日苍生泪,不是当年帝子痕。”

  • 下笔惊鹦鹉

    源见“文不加点”。形容文章妙笔惊人。唐李商隐《留别畏之》诗之一:“郎君下笔惊鹦鹉,侍女吹笙弄凤凰。”

  • 景钟功名

    参见:景钟铭

  • 屣倒

    源见“倒屣迎宾”。形容热情迎客。明许自昌《水浒记.谋成》:“羊 求到,且匆匆屣倒。”

  • 半妆宫额

    源见“徐妃半面妆”。指女子美丽的面饰。宋辛弃疾《永遇乐.赋梅雪》词:“晓来楼上,对花临镜,学作半妆宫额。着意争妍,那知却有,人妒花颜色。”

  • 居士屩

    唐刘肃《大唐新语.隐逸》:“朱桃椎,蜀人也。淡泊无为,隐居不仕,披裘带索,沉浮人间。窦范为益州,闻而召之,遗以衣服,逼为乡正。桃椎不言而退,逃入山中,夏则裸形,冬则树皮自覆。凡所赠遗,一无所受。每织芒

  • 傅粉平叔

    同“傅粉何郎”。元 陈克明《粉蝶儿.怨别》曲:“那里也画眉张敞,掷果潘安,傅粉平叔。”

  • 竹马细侯

    《后汉书.郭伋传》:“乃调伋为并州牧。……伋前在并州,素结恩德,及后入界,所到县邑,老幼相携,逢迎道路。……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童儿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。伋问‘儿曹何自运来’。对曰:‘闻使君到

  • 腰缠

    源见“骑鹤上扬州”。指随身携带的钱财,亦泛指拥有的财富。清 黄轩祖《游梁琐记.文悌佳话》:“腰缠不硬,浮沉外府,设辇金十万,或代公位,未可知耳。”林百举《悲愤》诗之四:“赌命男儿竞要钱,横磨十万化腰缠

  • 江才尽

    同“江淹才尽”。陈去病《丁未八月海口藏书楼夜坐杂感》诗之七:“阿难忏矣江才尽,文字情魔两去来。”【词语江才尽】   汉语大词典:江才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