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生公说法

生公说法

源见“生公点石头”。借指高僧说法。清俞樾《余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生公说法之地乎!”


见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。清·俞樾《金莲村劝善杂剧序》:“谁谓周郎顾曲之场,非即~之地乎?”


【典源】 晋·佚名《莲社高贤传·道生法师》:“师被摈南还,入虎丘山,聚石为徒,讲《涅槃经》,至阐提处,则说有佛性,且曰:‘如我所说,契佛心否?’群石皆为点头。”

【今译】 晋代高僧竺道生法师,回到南方,在苏州虎丘山积聚群石作为徒弟,开讲《涅槃经》,讲到永无成佛之机的人,也说具有佛性,并且问:“我所讲的,符合佛的本意吗?”群石全都为之点头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讲授道理、佛法等精妙透彻,感化力大; 也用来泛指说法讲经。

【典形】 对石说经、乱石听、生公点石头、生公石、生公说法、石点头、说法生公、人那不如石、舌敝石犹顽。

【示例】

〔对石说经〕 宋·苏辙《观鱼台》:“莫嗟质丧无知者,对石何妨自说经。”

〔乱石听〕 宋·苏辙《赠治易僧智周》:“断弦挂壁知音丧,挥麈空山乱石听。”

〔生公点石头〕 清·黄鷟来《挽赵来夫》之七:“不随处仲歌壶口,欲看生公点石头。”

〔生公石〕 清·宋琬《己酉过姜如农东莱草堂》:“应据生公石,军持话宿因。”

〔生公说法〕 唐·刘禹锡《生公讲堂》:“生公说法鬼神听,身后空堂夜不扃。”

〔石点头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除了那戒坛上石点头,则待看普诸天花下雨。”

〔说法生公〕 宋·汪元量《虎丘》:“为妖真女花藏墓,说法生公月满堂。”


【词语生公说法】  成语:生公说法汉语词典:生公说法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枝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指梅花。宋苏轼《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》:“愿及南枝谢,早随北雁翩。”王文诰辑注引赵次公曰:“南枝,梅也。”【词语南枝】   汉语大词典:南枝

  • 学步邯郸

    同“邯郸学步”。《周书.赵文深传》:“后知尚好难反,亦攻习褒书,然竟无所成,转被讥议,谓之学步邯郸焉。”见“邯郸学步”。明·杨慎《升庵诗话·右丞诗用字》:“岂止~,效颦西子,乃是丑妇生疮,雪上加霜也。

  • 物盛则衰

    任何事物过于兴盛就必然会走向衰退,即是事物发展到极度时,就向相反的方向发展的意思。《战国策.秦策》:“物盛则衰,矢之常数也。进退盈缩变化,圣人之常道也。”主谓 事物发展到兴盛的时候,就会开始衰败。《史

  • 漂梗

    同“泛梗”。唐许浑《金陵阻风登延祚阁》诗:“登阁惭漂梗,停舟忆断蓬。”明杨慎《庚寅除夕》诗:“无家垂老同漂梗,痛饮狂歌非隐沦。”【词语漂梗】   汉语大词典:漂梗

  • 橘怀三个

    同“怀橘”。唐岑参《送滕亢擢第归苏州拜亲》诗:“送尔姑苏客,沧波秋正凉。橘怀三个去,桂折一枝将。”

  • 匏瓜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吾岂匏瓜也哉!焉能系而不食?”后因以喻未得仕用或无所作为的人。汉王粲《登楼赋》:“惧匏瓜之独悬兮,畏井渫之莫食。”宋王安石《韩持国见访》诗:“余生非匏瓜,于世不无求。”【词语匏瓜】 

  • 盛德之形容

    见〔美盛德之形容〕。

  • 初生之犊不畏虎

    同“初生之犊不惧虎”。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一卷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摩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见“初生之犊不怕虎”。茅盾《色盲》

  • 鼎折?覆

    同“鼎折覆?”。梁启超《中国立国大方针》:“如吾子言,几欲举全国命脉托诸此辈,一旦鼎折?覆,后事云胡可问?”

  • 向古人求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吕布传》附《陈登传》:“陈登者,字元龙,在广陵有威名。又掎角吕布有功,加伏波将军,年三十九卒……备因言曰:‘若元龙文武胆志,当求之于古耳,造次难得比也。’”三国时,蜀主刘备十分看重陈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