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韦编三绝”。元罗蒙正《怀马教授》诗之一:“陈编落落韦三绝,浮世茫茫海九环。”
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指柑橘树。唐陆龟蒙《丹阳道中寄友生》诗:“旧栽奴橘老,新刈女桑肥。”
源见“绣衣持斧”。指巡视各地执法断案。元范梈《寄杜廉访使君》诗:“斧绣扬秋隼,泉阿达夜蛩。”【词语斧绣】 汉语大词典:斧绣
《北史》卷八十三《文苑传.荀济传》:“荀济字子通。其先颍川人,世居江左。济初与梁武帝布衣交,知梁武当王,然负气不服,谓人曰:‘会楯上磨墨作檄文。’”楯(dùn,同盾)上磨墨作檄文。是形容在军旅中立即书
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、“傅说霖”。指担任宰辅重臣。宋李纲《苏武令》词:“调鼎为霖,登坛作将,燕然即须平扫。”
见〔人无害虎心,虎无伤人意〕。其他 人没有伤害老虎的心,但老虎却有伤害人的意。比喻防人之心不能没有。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4折:“你有心,他无意。~。”△多指社会的复杂情况。→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
源见“凌烟阁”。谓功勋卓著,永垂青史。明无名氏《鸣凤记.忠良会边》:“喜入朝相庆弹冠,应须颂当年蓄怨。把遗忠弃节,图绘凌烟。”
言语不能顺理成章,事情就办不成功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名不正则言不顺,言不顺则事不成。”清.李汝珍《镜花缘》四回:“况时值隆冬,概令群花齐放,未免时序颠倒。虽皇皇圣谕,究竟于理不顺,即使违误,谅难加
希:同“稀”。 最大的乐声听起来反而无音响。 比喻大“道”深邃,隐而不露。语出《老子》四一章: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种植部.木本第一》:“《花谱》云:‘海棠无香而畏臭,不宜灌
《晋书.束皙传》:“束皙字广微,阳平元城人。……时有人於嵩高山下得竹简一枚,上两行科斗书,传以相示,莫有知者。司空张华以问皙,皙曰:‘此汉明帝显节陵中策文也。’检验果然,时人伏其博识。”晋朝束皙才学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