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鸤鸠之仁”。谓以仁德待下,无所偏倚。清钱谦益《南京光禄寺少卿冯若愚授奉政大夫制.继妻姚氏赠宜人》:“鹊巢比德,相夫益勉于晨昏;鸠养一心,鬻子无间于毛里。”
同“拔葵去织”。《南史.范泰传》:“王者不言有无,诸侯不说多少,食禄之家不与百姓争利,故拔葵所以明政。”宋苏轼《和阳行先》:“拔葵终相鲁,辟谷会封留。”【词语拔葵】 汉语大词典:拔葵
宋.孔平仲《谈苑》:“王曾(益都人,字孝先,仁宗朝官拜中书侍郎,同中书门下平章事,封沂国公)布衣时,以《梅花诗》献吕蒙正,云:‘而今未问和羹事,且向百花头上开。’蒙正云:‘此生已安排状元、宰相也。’”
《孟子.公孙丑下》:“曾子曰:‘晋楚之富不可及也;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,吾何慊乎哉!’”春秋时,晋和楚两大国都很富足,楚为鱼米之乡,晋地多煤、竹、谷、纑(lú,山中紵)、旄、玉石等。
源见“季子貂敝”。指为功名利禄奔走不遂的困窘者。金元好问《解剑行》诗:“又不见敝裘苏季子,合从归来印累累。”
晋.葛洪《神仙传.黄初平》:“黄初平者,丹溪人也。年十五,家使牧羊。有道士见其良谨,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,四十余年不复念家。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,历年不得。后见市中有一道士,初起召问之,……道士曰:‘金
源见“赤雀衔书”。表示吉祥昌盛的预兆。《史记.周本纪》司马贞述赞:“后稷居邰,太王作周,丹开雀录,火降乌流。”
这是古人崇尚的一种不为外物所累的恬淡闲适之语。语出《后汉书.逸民传.向长》:“向长,字子平,河内朝歌人也。潜隐于家,读《易》至《损》《益》卦,喟然叹曰:‘吾已知富不如贫,贵不如贱,但未知死何如生耳。’
《南齐书.王融传》:“王融字元长,琅邪临沂人也。……融少而神明警惠,博涉有文才。”“(永明)九年上幸芳林园禊宴群臣,使融为《曲水诗序》,文藻富丽,当世称之。”“竟陵王子良于东府募人,拔融宁朔将军、军主
薰:香草。莸:臭草。 一株香草和一株臭草杂放在一起,过了十年还有臭气。 比喻善的易被恶的掩盖,一时难以改变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杜预注:“十年有臭,言善易消,恶难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