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光在牛背

目光在牛背

晋书.王衍传》载:王衍一次被族人打中嘴巴,与王导坐牛车回家途中,心中气愤,取镜自照,因怕王导看透心事,故意装作漫不经心地说“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”。后因以“目光在牛背”形容对世事漠不关心。宋张元幹《水调歌头.赠汪□秀才》词:“好是橘封千树,正恐楼高百尺,湖海有元龙。目光在牛背,马耳射东风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王夷甫尝属族人事,经时未行,遇于一处饮燕,因语之曰:‘近属尊事,那得不行?’族人大怒,便举樏 (lei) 掷其面。夷甫都无言,盥洗毕,牵王丞相臂,与共载去。在车中照镜语丞相曰:‘汝看我眼光,迺出牛背上。’”《晋书·王衍传》亦载,后作“谓导曰:‘尔看吾目光乃在牛背上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衍字夷甫,曾有事托付族人去办,但过了很久那人也未办。在一处饮宴正巧遇上,王衍问他:“托付你的事,为什么不办?”族人大怒,用食盒掷他。王衍不争执,与丞相王导共乘车而去。在车中照镜子对王导说:“你看我的目光在牛背上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目光锐利有英气。

【典形】 电光射牛、目光在牛背、牛背烂烂、射车牛、眼光射背、目光射车牛。

【示例】

〔电光射牛〕宋·范成大《送王仲显赴琼筦》:“电光射牛书过目,虹气干斗酒淋衣。”

〔目光在牛背〕 宋·张元干《水调歌头·赠汪秀才》:“目光在牛背,马耳射东风。”

〔牛背烂烂〕 宋·陆游《楼上醉书》:“牛背烂烂电目光,狂杀自谓元非狂。”

〔射车牛〕 宋·陆游《忆昔》:“诗思已惭驰阵马,目光犹觉射车牛。”

〔眼光射背〕 清·唐孙华《题李元埜骑牛图》:“眼光射背心不平,何似山中骑觳觫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灭学

    源见“焚书坑儒”。指秦始皇焚毁先代典籍。汉蔡邕《宗庙迭毁议》:“左中郎将臣邕议,以为汉承秦灭学之后,宗庙之制,不用周礼。”南朝 梁沈约《修定乐书疏》:“窃以秦代灭学,《乐经》残亡。”【词语灭学】   

  • 历块

    历块:言过都越国,快速得像越过一小块土地一样。西汉蜀人王褒因才华卓异被益州刺史王襄上奏推荐。汉宣帝就征聘王褒来到京城长安,下诏让他以“圣主得贤臣”为题写一篇颂文。王褒应命写道:“平庸的马伕驾驭着劣马,

  • 杨穿三叶

    源见“百步穿杨”。喻指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。唐白居易《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》诗:“自知群从为儒少,岂料词场中第频。桂折一枝先许我,杨穿三叶尽惊人。”自注:“始予进士及第,行简次之,敏中又次之。”主谓 原

  • 柳老悲桓

    源见“桓公柳”。谓人老感叹年华易逝。宋姜夔《永遇乐.次韵辛克清先生》词:“柳老悲桓,松高对阮,未办为邻地。”并列 看到柳树老了,桓温悲伤感慨。据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载,桓温北征,经金城,见

  • 咸阳送客

    唐李贺《金铜仙人辞汉歌》:“衰兰送客咸阳道,天若有情天亦老。”后以“咸阳送客”谓临离故乡,依依不舍。宋刘辰翁《兰陵王.丙子送春》词:“想玉树凋土,泪盘如露。咸阳送客屡回顾,斜日未能度。”

  • 青缃学

    同“青箱学”。宋刘弇《蒋沙庄居》诗之六:“家有青缃学,儿传《急就章》。”【词语青缃学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缃学

  • 贻厥孙谋

    源见“诒燕”。谓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。《三国志.董允传》:“七年,以侍中守尚书令,为大将军费祎副贰。九年,卒。”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《襄阳记》:“杨仪、魏延,牧竖小人也。虽尝有鸣吠之益于时务,然既已任之

  • 十生九死

    形容处境极其危险。唐代韩愈《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》诗:“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。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”或作“十死一生”。《汉书.孝宣许皇后传》:“妇

  • 墙仞

    源见“夫子墙”。喻贤者之门。唐刘禹锡《上中书李相公绛启》:“伏自不窥墙仞,九年于兹。”宋苏轼《贺孙枢密启》:“某限以郡符,阻趋墙仞。”【词语墙仞】   汉语大词典:墙仞

  • 椿津

    源见“椿年”。指父亲的教诲。明李东阳《再哭体斋叠〈见慰哭子〉韵》:“一门和气椿津共,四海交情管 鲍亲。”【词语椿津】   汉语大词典:椿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