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目无全牛

目无全牛

庄子.养生主》:“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响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,合于桑林之舞,乃中经首之会。文惠君曰:‘譆,善哉!技盖至此乎?’庖丁释刀对曰:‘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’”

庖丁宰牛经验丰富,技术纯熟,对牛的内部构造了如指掌。他眼中出现的不是整牛是一幅清晰的解剖图谱。后因以“目无全牛”比喻技艺精湛纯熟。

文选》晋孙兴公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害马已去,世事都捐,投刃皆虚,目牛全无。”


主谓 全牛,一个完整的牛。指屠夫杀牛后分解牛的肢体时,眼睛里看到的不是牛的整体,而是每个关节骨骼间的空隙。后用来比喻对事物的内在情况了如指掌,也比喻技艺的高超,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语本《庄子·养生主》:“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全牛者;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”唐·杨承和《梁守谦功德铭》:“操利柄而~,执其吭如刍豢悦口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对人技艺的评价方面。→剖决如流 游刃有余运用自如 ↔生吞活剥 爽然自失。也作“目牛无全”。


【词语目无全牛】  成语:目无全牛汉语词典:目无全牛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势

    晋王嘉《拾遗记.少昊》:“有水屈曲亦如龙凤之状,有山盘纡亦如屈龙之势。”后因以“龙势”指盘屈夭矫如龙之物。隋炀帝《白马篇》:“阵移龙势动,营开虎翼张。”【词语龙势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势

  • 分竹使

    同“分虎竹”。宋苏轼《送翟安常赴阙兼寄子由》诗:“顾我迂愚分竹使,与君谈笑用蒲鞭。”

  • 种杏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六《董奉》:“后还豫章庐山下居……奉居山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,亦不取钱,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,轻者一株,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馀株。郁然成林……后杏子大熟,于林中作一草仓,示时人曰:‘欲买杏

  • 五子恨雕墙

    《尚书.夏书.五子之歌》:“太康尸位,以逸豫,灭厥德……厥弟五人,御其母以从,徯于洛之汭,五子咸怨,述大禹之戒以作歌。……其二曰:‘训有之:内作色荒,外作禽荒。甘酒嗜音,峻宇雕墙。有一于此,未或不亡!

  • 罢醴

    源见“楚筵辞醴”。喻待客简慢。明张煌言《步韵别朱子成》:“拂袖曾经罢醴未?鸣桡偏为弄涛非。”

  • 卧雪袁

    同“卧雪袁安”。陈去病《吊张伯莼》诗:“风雅一门叶,清高卧雪袁。”

  • 塞翁祸福

    同“塞翁失马”。宋李吕《水调歌头.和伯称》词:“塞翁祸福无定,此理古犹今。”

  • 范雎绨袍

    雎(suī绥):此处用于人名。绨(tí提)袍:厚绸做的长袍。此典指须贾赠送范雎厚绸长袍。后以此典比喻同情和馈赠穷困中的朋友;也比喻寒士生涯;或比喻不忘旧交。范雎(?——前255年),一作范且。据清代钱

  • 诮石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讥讽为政者不识贤才。唐黄滔《卢员外浔启》:“韵非掷金,理宜诮石。”【词语诮石】   汉语大词典:诮石

  • 海上三神山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唐张说《入海》诗之二:“海上三神山,逍遥集众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