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矛头淅米

矛头淅米

同“矛炊剑淅”。宋陆游《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》诗:“矛头淅米谁能食,甑里生尘却自奇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桓南郡(玄) 与殷荆州 (仲堪) 语次,因共作了语。顾恺之曰:‘火烧平原无遗燎。’桓曰:‘白布缠棺竖旒旐(liuzhao)。’殷曰:‘投鱼深渊放飞鸟。’次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。”顾 (恺之) 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,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 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晋代桓玄、殷仲堪等人在一起戏言,先说事到尽头之语,接着又说危险至极之语。桓玄说:“在矛头淘米在剑头做饭。”殷仲堪说:“百岁老翁攀着枯枝。”顾恺之说:“水井辘轳上躺一婴儿。”当时殷仲堪的一位参军也在座,说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处境极端危险。

【典形】 参军谈瞎马、道险卧樚栌、剑米危饮、剑头饮、矛头淅米、淅米向矛头、险句矛头、夜半深池、矛头岂容淅。

【示例】

〔参军谈瞎马〕 宋·陈与义 《目疾》:“不怪参军谈瞎马,但妨中散送飞鸿。”

〔道险卧樚栌〕 北周·庾信《和张侍中述怀》:“道险卧樚栌,身危累素壳。”

〔剑米危炊〕 宋·苏轼《迁居临皋亭》:“剑米有危炊,针毡无稳坐。”

〔剑头炊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奉送公定》:“脱身天禄阁,危于剑头炊。”

〔矛头淅米〕 宋·陆游《秋来瘦甚而益健戏作》:“矛头淅米谁能食,甑里生尘却自奇。”

〔淅米向矛头〕 金·元好问《感事》:“富贵何曾润髑髅,直须淅米向矛头。”

〔险句矛头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之三十:“险句矛头频淅米,老颜花下且摊裈。”

〔夜半深池〕 清·王夫之《广遣兴》之四十四:“障泥拼取前溪滑,夜半深池纵瞎缰。”


【词语矛头淅米】   汉语词典:矛头淅米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池水

    《史记.扁鹊传》:“扁鹊者,勃海郡郑人也。姓秦氏,名越人。少时为人舍长。舍客长桑君过,扁鹊独奇之,常谨遇之。长桑君呼扁鹊与语曰:‘我有禁方,传与公,公勿泄。’乃出怀中药予扁鹊:‘饮是以上池之水,三十日

  • 侧目而视

    参见“重足而立”条。偏正 斜着眼睛看人,以表示愤怒不满或不敢正视。语出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侧目而视,倾耳而听。”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,~,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。

  • 非我莫属

    莫:没有谁。属:归属。除了我,再没有谁能够拥有。语本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以为非我莫能为。”见“舍我其谁”。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52回:“吴景濂久已怀着总理一席~的念头,而今竟被别人夺去

  • 水心剑

    南朝 梁吴均《续齐谐记.曲水》:“秦昭王三月上巳置酒河曲,见金人自河而出,奉水心剑,曰:‘令君制有西夏。’及秦霸诸侯,乃因此处立为曲水。”后因以“水心剑”泛指宝剑。唐宋之问《桂州三月三日》诗:“西夏黄

  • 太白食月

    参见:看太白

  • 路鬼揶揄

    同“鬼揶揄”。清张问陶《出守莱州九月二十日出都留别旧雨》诗之二:“凭他旧典翻新样,路鬼揶揄作郡人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“襄阳罗友”条注引 《晋阳秋》 曰:“友字它仁,襄阳人。少好学,不持节俭。

  • 倩女魂

    源见“倩女离魂”。指痴情美女的精魂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骇象》:“莫不是、谎天台,刘 阮情,莫不是、暂离了倩女魂。”

  • 卓然不群

    亦作“卓尔不群”。出类拔萃,超过众人。《汉书.景十三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”《后汉书.列虞传论》:“自帝室王公之胄,皆生长脂腴,不知稼穑,其能厉行饬身,卓然不群者,或未闻焉。列虞守道慕名,以

  • 韩康价

    源见“韩康卖药”。指口不二价,价一律。清查慎行《陆端毂索赠》诗:“五色邵平瓜,一口韩康价。”

  • 雷破柱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:“夏侯太初(魏晋时人)尝倚柱作书,时大雨,霹雳破所倚柱,衣服焦,然神色无变,书亦如故。”魏晋时的夏侯太初在大雨天倚着柱子写字,霹雷将他所倚的柱子击坏;他的衣服也被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