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离娄至明

离娄至明

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孟子曰:‘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’”东汉.赵岐注:“离娄者,古之明目者,盖以为黄帝时人也。黄帝亡其玄珠,使离娄索之。离朱即离娄也,能视于百步之外,见秋毫之末。”

离娄是古代视力极佳的人,传说于百步之外能见秋毫之末。后因用作咏明察之典。

唐.李白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子野善听,离娄至明。神靡遁响,鬼无逃形。”此借以表示希望居高位者能明察辨明自己的冤情。


【典源】《孟子·离娄上》汉·赵岐注:“离娄,古之明目者,黄帝时人也。黄帝亡其玄珠,使离朱索之,离朱即离娄也,能视,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。”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:“离娄微睇兮,瞽以为无明。”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离朱之明,察箴末于百步之外。”汉·高诱注:“离朱者,黄帝臣,明目人也。”

【今译】 离娄 (一作离朱),传说是古代眼睛看得最清楚的人。他是黄帝的臣子,黄帝丢失了玄珠,曾派他去寻找。他能在百步以外看清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人洞察事物。

【典形】 离娄肆目、离娄之明、离娄之视、离娄至明、离朱肆目、离朱之明、离娄照。

【示例】

〔离娄肆目〕 唐·张籍《罔象得玄珠》:“离娄徒肆目,罔象乃通玄。”

〔离娄之明〕 北周·庾信《代人乞致仕表》:“扶步有邯郸之失,勉视无离娄之明。”

〔离娄至明〕 唐·李白 《雪谗诗赠友人》:“子野善听,离娄至明。神靡遁响,鬼无逃形。”

〔离朱聪目〕 三国·曹植《车渠椀赋》:“虽离朱之聪目,内炫曜而失晴。”

〔离朱之明〕 唐·李白 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属早日初眩,星霾未收,乏离朱之明,昧王戎之视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负子渡河

    同“渡虎”。宋方岳《三虎行》诗:“李广不生周处死,负子渡河何日是?”

  • 折槛朱

    同“攀槛朱云”。宋邓肃《寄朱韦斋》诗:“帝都声价君知否,寄付新传折槛朱。”

  • 濠上之风

    同“濠梁之气”。南朝 梁慧皎《高僧传.竺道壹》:“少以篇牍著称,性率,素好丘壑,一吟一咏,有濠上之风。”

  • 日饮无何

    同“日饮亡何”。宋苏轼《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酸寒可笑分一斗,日饮无何足袁盎。”见“日饮亡何”。宋·苏轼《赵既见和复次韵答之》:“酸寒可笑分一斗,~足袁盎。”【词语日饮无何】  成语:日饮无何汉语大

  • 探黑白丸

    源见“探丸借客”。喻指奸猾不法之举。宋苏轼《约公择饮是日大风》诗:“偷儿夜探黑白丸,奋髯忽逢朱子元。半年群盗诛七百,谁信家书藏九千?”

  • 黄金有术

    源见“王阳金”。谓取金自给,不作他谋。宋刘辰翁《沁园春》词:“厚禄故人,黄金有术,何不分伊肘后方?”

  • 白灶生蛙

    见“沉灶产蛙”。

  • 一经之传

    同“一经传训”。清戴名世《节孝唐孺人传》:“吾岂忍见一经之传自尔而坠。”

  • 何似一杯酒

    源见“张翰杯”。谓纵情放任,不求荣名,唯酒是乐。宋苏轼《陶骥子骏佚老堂》诗之一:“相逢黄卷中,何似一杯酒?”

  • 裂裳

    同“裂裳裹足”。唐唐彦谦《送樊琯司业归朝》诗:“去日应悬榻,来时定裂裳。”【词语裂裳】   汉语大词典:裂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