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穷乃工诗

穷乃工诗

唐.韩愈《荆潭唱和诗序》:“夫和平之音淡薄,而愁思之声要妙;欢愉之辞难工,而穷苦之言易好也。”

宋.欧阳修《梅圣俞诗集序》:“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。夫岂然哉?盖世所传诗者,多出于穷苦人之辞也。凡士之蕰其所有,而不得施于世者,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,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,往往探其奇怪;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,其兴于怨刺,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,而写人情之难言;盖愈穷则愈工。然则非诗之能穷人,殆穷者而后工也。”

什么叫“穷乃工诗”?不是说穷就能写出好诗来,而是说诗人处于穷困的折磨中,容易写出有真情实感、思想性和艺术性能达到和谐统一的好诗。为什么说“穷乃工诗”呢?要而言之有以下几点:第一是处于社会的底层,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,因而言之有物。第二,由于遭受打击与困苦的折磨,使诗人凝成感情的郁结,因而有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概括力和饱满愤发的激情。第三,由于和广大的群众情感呼吸息息相通,因而是非爱憎往往具有人民性的价值。第四,由于能深入地接触并观察千姿百态的各种生活现象,不但易于激发创作的灵感,而且状物抒情摹景写人都能纯熟巧妙地驾驭各种艺术手段,准确自然地加以表现。第五,丰富的富有生命力的语言在人民群众中,穷苦使诗人能够接近语言的源泉,这就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。第六,困苦中流出的是血泪凝成的真情实感,因而发聋震瞆,能点燃他人的心灵之火焰。它决非矫柔造作,无病呻吟,思絮平庸,内容空洞,面孔苍白,语言枯燥的上流社会的应酬之作所可比拟的。后因用为贫穷往往能激发好诗的典故。

宋.陆游《剑南诗稿》卷一《曾原伯屡劝居城中而仆方欲自梅山入云门今日病酒偶得长句奉寄》:“酒能作病真如此,穷乃工诗却未然。”此反用其意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席谈经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。谓在讲坛上多次夺得席位谈经论道。称誉人学识渊博,胜人一筹。清俞樾《驻云飞》曲:“博雅淹通,重席谈经戴侍中。”

  • 骊驹唱

    同“歌骊驹”。清曹贞吉《贺新凉.送周雪客南归》词之一:“《骊驹》唱、宁须求免。归矣青溪三尺棹,坐六朝金粉翻前典。”

  • 昼锦还乡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张既传》:“张既字德容,冯翊高陵人也。”“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。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,可谓衣绣昼行矣。’”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中,楚.项羽曾说过,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

  • 鸡德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二:“君独不见鸡乎?头戴冠者文也;足傅距者武也,敌在前敢斗者勇也,见食相呼者仁也,守夜不失时者信也。鸡虽有此五德,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?”后用为咏鸡之典。唐李频《府试风雨闻鸡》诗:“不为

  • 刻烛成篇

    源见“击钵催诗”。形容文思敏捷,文才出众。清吴伟业《题西泠闺咏》之二:“卖珠补屋花应满,刻烛成篇锦不如。”【词语刻烛成篇】   汉语大词典:刻烛成篇

  • 束蕴请火

    见“束缊请火”。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7:“即~于亡肉家。”【词语束蕴请火】  成语:束蕴请火汉语大词典:束蕴请火

  • 樗散材

    源见“樗栎”。喻无用之材。宋李纲《建炎行》:“末言樗散材,初不堪梁柱。鼎颠将覆?,栋桡必倾宇。”【词语樗散材】   汉语大词典:樗散材

  • 牧羊臣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指苏武。唐崔湜《塞垣行》:“可嗟牧羊臣,海上久为客。”【词语牧羊臣】   汉语大词典:牧羊臣

  • 专车骨

    源见“后至之诛”。借指气魄宏大。唐李白《上安州裴长史书》:“此子天才英丽,下笔不休,虽风力未成,且见专车之骨。”

  • 兔蟾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天问》:“夜光何德,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言月中有菟,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?菟,一作兔。”《五经通义》:“月中有兔与蟾蜍何?月,阴也;蟾蜍,阳也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