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竹头木屑

竹头木屑

剩下来的边角废料。比喻可以利用的废物。陶侃(259-334年),字士行,庐江浔阳(今江西九江市)人。初为县吏,东晋初,任荆州刺史,镇武昌,为王敦所忌,转为广州刺史。王敦败,还任荆州刺史。以平定苏峻、祖约叛乱功,任荆、江二州刺史,都督八州诸军事。陶侃性聪敏好学,常劝人珍惜光阴,不可信“老庄”之学。为人俭朴,一次出游看到一个人手拿一把未熟的稻子,便问他:“拿它做什么?”那人回答道:“我在行路中发现的,顺手把它拿来了。”陶侃听了大怒,说:“你既不耕田,却偷拿别人的稻子。”于是处以鞭刑。所以,当地百姓无不勤于耕作,家给人足。当时荆州造船剩下的竹根、竹梢和木屑,陶侃都令人登记收管起来,别人都不明所以。后来正赶上官员集会,积雪开始化开,厅前泥泞难走,便派人以木屑铺地。等到大将桓温攻打四川成汉的时候,又以陶侃所贮备的竹头作钉子造船,所有废料都派上了用场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·陶侃传》卷661774页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积雪始晴,听事前余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。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张孝祥《代揔得居士与叶参政》:“今者相公既专宥密之寄,深思熟虑,日不暇给,将以戡外侮而隆内治,于斯时也,竹头木屑皆所不弃,况如某受知之深者哉!” 宋·陈亮《祭妹夫周英伯》:“时节相存问,缓急相周致,虽竹头木屑亦有以应吾之须者,笃吾妹之分义于我也。”


并列 比喻还可利用的废弃边角料。语本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时造船,木屑及竹头,悉令举掌之,咸不解所以。后正会,值积雪始晴,厅事前余雪犹湿,于是以屑布地,及桓温伐蜀,又以侃所贮竹头,作丁装船。”明·吴宽《礼部试拟宋以范仲淹为枢密副使谢表》:“用人如用药,不遗马勃牛溲;取士若取材,肯弃~?”△多用于描写虽无足轻重但尚有利用价值的人或物。


【词语竹头木屑】  成语:竹头木屑汉语词典:竹头木屑

猜你喜欢

  • 乞墅

    源见“围棋赌墅”。给予别墅。寓从容取胜之意。唐李商隐《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》:“过庭多令子,乞墅有名甥。”【词语乞墅】   汉语大词典:乞墅

  • 八米诗章

    源见“八米卢郎”。借指美文华章。唐元稹《重酬乐天》诗:“百篇书判从饶白,八米诗章未伏卢。”

  • 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

    男儿相别三天,就应另眼看待,极言进步之速。《三国志.吴志.吕蒙传》南朝宋裴松之注:“蒙始就学,笃志不倦,其所览见旧儒不胜。后鲁肃上代周瑜,过蒙言议,常欲受屈。肃拊蒙背曰:‘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,至于今者

  • 干卿何事

    南宋.陆游《南唐书.冯延巳传》(卷一一):“延己工诗,虽贵且老不废,如‘宫瓦数行晓日,龙旗百尺春风’,识者谓有元和词人气格。尤喜为乐府词。元宗尝因曲宴内殿,从容谓曰:‘吹皱一池春水,何干卿事?’延巳对

  • 平原十日留

    同“平原十日饮”。清张问陶《杨警斋太守鸥江春暖图》诗:“连宵举酒传炉鼎,绝胜平原十日留。”

  • 浮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传说中海上天河间往来的木筏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一折:“滋洛阳千种花,润梁园万顷田,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。”【词语浮槎】   汉语大词典:浮槎

  • 叹头颅

    源见“好头谁斫”。感慨命运不济。宋陆游《看镜》诗:“局促人间百不如,每临清镜叹头颅。”

  • 书当快意读易尽,客有可人期不来

    可人:使人满意的人。期:期待。 书读到惬意的地方很快完了,情投意惬的朋友却久等不来。 比喻世事难得尽如人意。语出宋.陈师道《绝句四首》:“书当快意读易尽,客有可人期不来。世事相违每如此,好怀百岁几

  • 长虹贯日

    源见“白虹贯日”。谓人间有非常之事发生。或指灾祸。唐李白《恨赋》:“长虹贯日,寒风飒起。”王琦注引如淳曰:“《列士传》曰:荆轲发后,太子自相气,见虹贯日不彻,曰:‘吾事不成矣。’后闻轲死,事不立,曰:

  • 倒屟

    同“倒屐”。屟,本指鞋中的衬垫,后用指木屐。唐皮日休《二游诗.任诗》:“多君方闭户,顾我能倒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