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典APP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细君

细君

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小君,也称细君。西汉东方朔在汉武帝准备赐给各位近臣每人一份猪肉时,没等主管官吏来分肉,就自己拔剑割肉带回家去。汉武帝责备他时,他却诙谐地说:“受赐不待诏命,多么无礼;拔剑就割肉,多么豪壮!割得又不多,何等谦让!回家把肉交给妻子细君,又是何等规矩!”结果把武帝逗笑了,又重赏了他。后以“细君”为妻子的代称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5《东方朔传》2846页:“朔入,上曰:‘昨赐肉,不待诏,以剑割肉而去之,何也?’朔免冠谢。上曰:‘先生起自责也。’朔再拜曰:‘朔来!朔来!受赐不待诏,何无礼也!拔剑割肉,壹何壮也!割之不多,又何廉也!归遗细君,又何仁也!’上笑曰:‘使先生自责,乃反自誉!’复赐酒一石,肉百斤,归遗细君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权德舆《发硖石路上却寄内》:“细君几日路经此,应见悲翁相望心。” 唐·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:“细君知蚕织,稚子已能饷。” 唐·卢储《官舍迎内子有庭花开》:“东风与拘束,留待细君来。” 宋·苏轼《上元侍饮》:“归来一点残灯在,犹有传柑遗细君。” 宋·陈瓘《蝶恋花》:“莫向细君容易说,恐他嫌你把伊摘。” 宋·葛立方《夜行船·章甥婚席间作》:“喜动蟾宫,祥生熊帐,应在细君归后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婺归以酒炙饷韩兄》:“酒甜差可称欢伯,炙美真堪遗细君。”


【词语细君】   汉语词典:细君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蛇著足

    同“画蛇添足”。唐韩愈《感春》诗之四:“画蛇著足无处用,两鬓雪白趋埃尘。”见“画蛇添足①”。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之四:“~无处用,两鬓雪白趋埃尘。”【词语画蛇著足】  成语:画蛇著足汉语大词典:画蛇著足

  • 玉楼修记

    见“玉楼赴召”条。

  • 吾将老焉

    我将在那里终老。 表示已准备好养老之所。语出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”三国.魏.应璩《与从弟君苗君胄书》:“郊牧之田,宜以为意,广开土宇,吾将老焉。”唐.陈子昂《送吉州杜司户审言

  • 鼎覆

    同“鼎折覆?”。汉荀悦《申鉴.时事》:“小能其职,以极登于大,故下位竞大,桡其任以坠于下,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,何惮于降。”【词语鼎覆】   汉语大词典:鼎覆

  • 甘棠遗爱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旧时对已卸职的地方长官的颂词。《冷眼观》七回:“做父母官的能爱民如子,替百姓伸冤理屈……地方上绅民无以为报,就公众捐建这座去思碑,以为甘棠遗爱的纪念。”偏正 甘棠,木名,即棠梨。遗,留

  • 汉阴灌

    同“汉阴灌园”。明何景明《立春日作》诗:“心存汉阴灌,躬学南阳耕。”【词语汉阴灌】   汉语大词典:汉阴灌

  • 折柔条

    同“折柳”。柔条,指柳条。宋周邦彦《兰陵王.柳》词:“长亭路,年去岁来,应折柔条过千尺。”

  • 归鹤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谓不忘故乡的人。唐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》:“东走穷归鹤,南征尽跕鸢。”【词语归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归鹤

  • 愤悱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”朱熹集注:“愤者,心求通而未得之意;悱者,口欲言而未能之貌。”后因以“愤悱”谓积思求解。唐刘禹锡《奏记丞相府论学事》:“今夫子之教日颓靡,而以非礼之祀媚之,斯儒

  • 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

    昆冈:古代传说产玉的山。 大火烧遍了昆冈,玉和石块全都烧毁。 比喻好坏都同归于尽。语出《书.胤征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。”《南齐书.高帝纪上》:“火炎昆冈,玉石俱焚,黔首相悲,朝不谋夕。”鲁迅《